我市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来源:巴中日报日期:2015-08-06 09:21阅读量:961

    从2010年末到2014年末,全市贫困人口由87.1万减少到43.02万。4年时间,贫困人口减少了44万,贫困发生率由27.2%下降到14.2%。

2015年上半年,全市贫困人口减少5万余人。

数字的背后,是巴中人不甘落后、决战贫困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

巴中地处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的核心区域,境内山高谷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属于新型工业弱市、传统农业大市,整体贫困、连片贫困、深度贫困特征明显,三县两区均属国家或省级贫困县。

自新一轮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正视我市“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一体”的市情,构建扶贫大格局,坚持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精准扶贫与连片推进有机结合,提出“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实施“三三六六”扶贫战略举措,探索出了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巴山新居”、乡村道路、产业培育、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点面结合“1+6”扶贫开发新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条扶贫攻坚、致富奔康的新路子。

构建扶贫大格局 科学规划引领全域扶贫

“把巴中建设成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大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在市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全市扶贫大格局定格。

“扶贫大格局坚持‘建设新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扶贫工作思路,是市委在科学研判巴中市情的基础上,站在引领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高度,谋划的奋斗目标,绘就的宏伟蓝图。”市移民和扶贫工作局局长王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科学规划引领全域发展。在市移民和扶贫工作局办公室,记者看到了科学编制的《巴中市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和各专项规划,规划坚持先全域后区域、先总体后专项和多规无缝衔接原则。翻看规划蓝图,时间、空间纵横交错,内容丰富全面。

时间上全程推进。规划上清晰标注,要从最边远贫困的片区、最贫困的人口、最亟待解决的困难入手,每年每县(区)要启动实施2—3个扶贫片区,并做到“建设一年、巩固一年、提升一年”,确保扶贫过后不返贫。规划实施四年来,全市已启动51个扶贫片区,帮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空间上全域覆盖。规划蓝图上,依据人口流向、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产业前景等因素,打破行政界线,按照“规划连片、公路连通、产业连带、聚居连块、服务连城、管理连网”标准,将全市划分为100个扶贫片区,按照先难后易、梯次推进的原则,一片一片的规划、一片一片的实施、一片一片的脱贫。

内容上全面实施。扶贫要挖根,规划深度分析片区内存在影响脱贫的共性问题,在每一个扶贫片区内,实施点面结合并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巴山新居”、产业培育、乡村道路、公共服务、技能培训、生态环境“六大扶贫工程”为主要内容的“1+6”扶贫攻坚行动,不断提升片区内群众自我脱贫能力,确保扶贫不走过场。

推进 "1+6" 攻坚行动 启动连片扶贫开发新模式

巴中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困难地区的核心贫困区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重点村与非重点村、重点贫困区域与非重点贫困区域没有明显区分,这无疑给扶贫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如何在1.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推开全面扶贫?我市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坚持点上示范和面上推进相结合,创造性地实施“1+6”为载体的连片扶贫模式,以聚居连块、公路连通、产业连带、服务连城等作具体抓手,整村推进。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建一片、成一片,发展一片、致富一片。”在大刀阔斧推进下,这一目标在大巴山广泛实现。

整齐漂亮的巴山新居,房前屋后连绵的葡萄藤,藤上挂着一串串紫色的、绿色的葡萄,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光。葡萄园内,农民正忙着采摘,脸上滴着汗水,嘴角是掩饰不住的喜悦。近日,记者在通江县鹦哥嘴村看到的如此忙碌的场景。

村民闫仕贵戴着草帽,左手拿着一串葡萄,右手拿着一把剪刀,娴熟地剪下一串。“今年又是丰收年!”闫仕贵喜不自胜地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有产业的时候,这一片基本上是荒芜的,村里的年轻人都结伴外出打工。”

“现在我们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村里还有休闲广场、文化屋,家家户户还通了连户路,就像生活在城里一样。”鹦哥嘴村二社老人李志平说,“村里还发展了产业,外出的年轻人也陆续回来了,村子的人气越来越高涨了。”

在2014年启动实施的通江县唱歌乡——至诚镇片区,采取“果(核桃)荞(苦荞)薯(土豆)套种”的产业长中短结合模式,目前已发展套种产业5000亩,每亩收益可达5000多元,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同年,平昌县启动邱家—鹿鸣—云台—青凤产业连片扶贫示范区建设,计划将这一片区打造成扶贫产业园区,在青凤镇龙井村和红宝村创建规范化、标准化药旅产业示范基地5000亩。龙井村三社村民陈有选通过流转土地,种植巴药,每年可收3000多元的租金,每月还有近5000元的务工收入,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15个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共完成投资29.79亿元,建成“巴山新居”7682套,近3万人搬进新房子;新发展了核桃、茶叶等特色产业13.05万亩,新修硬化道路480.2公里。

业兴、村美、民富。在推进“1+6”攻坚行动,启动连片扶贫开发新模式中,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巴山新居”正日益成为村民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乐园。

因户施策因人施治 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

连片扶贫改善了贫困村的生产和发展环境,脱贫致富关键还要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我们采用精准识别定对象,精准‘辩症’定目标,精准施治定措施,精准脱贫定责任的‘五精准’法,因户施策因人施治,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王伟解释。

“以前年年扶贫年年贫,就是没有摸准各家各户的穷根治病。这下可好了,一户一法,看准病根抓药,‘穷病’肯定好得快!”南江县红光乡柏山村村民杜尊明在了解到精准扶贫的含义时,拍手称好。

精准扶贫首先得把真正的贫困户识别出来。2014年,全市探索创新出十步工作法,通过严明纪律、严格程序、严把政策,精准识别出贫困村699个、54.4万人,并建档立卡精准管理。

贫困人口识别出来后被划分为四种类型: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型、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型、技能缺乏型、产业滞后型,然后根据贫困类型针对性帮扶。

恩阳区青木镇花包村村民李太奎就是这样被识别出来了。今年71岁的李太奎跟老伴在家相互照顾,两个孩子常年在外务工。“年龄大了,重活不能做,我跟老伴一年到头要生几场病,家里越来越穷。”被识别出来后,驻村帮扶干部为李太奎量身订制了产业发展计划。

“考虑到我们家的具体情况,驻村干部建议我栽植果树。如今我屋前屋后种了两百多株。”李太奎说,“但是我缺乏技术,不懂修枝、治虫、施肥,所以前几年都没得啥经济效益。驻村干部手把手教,每个月还要到我家的果园来一趟,现在我也算半个技术人员了,家里的收入也开始高起来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科学划分贫困类型——驻村干部针对性帮扶。”这种方式铺设了精准扶贫的“管道”,有效解决“扶谁”、“谁扶”和“怎么扶”三大问题。去年,全市共组建驻村工作队808个、选派驻村干部2602人、落实帮户党员干部32568名,实现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单位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对全市所有贫困户三个“全覆盖”。

恩阳区关公乡西南村村民周太福被识别为“产业滞后型”,帮扶干部帮他制定脱贫计划是发展生态葡萄产业。协调贷款起步、技术培训指导、联系渠道外销……去年周太福家仅靠葡萄就收入6万多。

精准不仅体现在“点”上,也体现在“面”上。对基础条件较好的片区,规划建设中心村和聚居点,加快推进“五化、五通、五有”(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讯,有活动广场、购物中心、卫生室、文化站、垃圾收运点),借助市场力量跨越式扶贫;对一般条件的区域,突出解决“改善生产条件、拓宽增收门路、提升造血功能”三个基本问题,实行渐进式扶贫;对条件较差和不宜人居的区域,采取易地扶贫搬迁,重点解决好路、水、电等基本设施配套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实行保障式扶贫。

2014年全市新建农村廉租房140套,易地扶贫搬迁3365户,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12.1万亩,完成技能培训4.3万人。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纵深推进,全市逐渐由全域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扶贫开发也真正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