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综述

来源:巴中日报日期:2015-08-05 10:34阅读量:523

    每天傍晚,在通江县诺江镇谢家河坝社区办公大楼的图书室里,都会看到社区居民在认真翻阅各类法律书籍。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市民素质教学点,组织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开展《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学习。居民谢雨说:“要成为一个法律的明白人,必须学习。”

以相关法律为依据,引导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法律明白人”,这是“法治巴中”最生动的解说,折射出法治的思维与理念已深入广大民众心中。

2013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法治巴中建设的意见》,拉开巴中市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大幕。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省委依法治省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依法治市“十大行动”,扎实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把依法治市纳入同步全面小康大局,努力打造川东北经济新兴增长极。党委常委会议会前学法、组建法律顾问团、构建司法公开信息平台……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广泛推开,成为依法治市的亮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渐成新常态。

深度普法汇聚法治新能量

“遇到子女不赡养,作为老人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近日,在巴州区观音桥村的普法活动上,请来上课的专家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村民赵新民说:“专家说得好,什么事情都要讲法律,处理邻里关系、维护老人权益等问题再也不能靠以前的吵架方式来解决。”

让法治在基层落地,在群众心中生根。我市扎实开展“法治信仰提升行动”“法治文化精品行动”,利用“四平台”、创新“四载体”、创建“一优十佳”,深化“法律七进”。巴州区一月一主题、恩阳区“法治早班车”、南江县“五小”普法套餐、通江县“两个赶场(法律赶场、政策赶场)进社区”、经开区“百名警察进万家”等活动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如今走在巴中的大街小巷、社区街道,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苑、法治文化茶园等随处可见。

在创新普法方式的同时,我市司法机关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今年上半年共办理法律援助1092件,17779人次受援。感受到法律公平的阳光,群众的理念开始转变,他们不仅是法的遵守着,还自觉担当起了法的宣传员。

法治社会,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任重道远。“通过大力推进全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着力解决‘法不责众’‘无理取闹’‘信访不信法’等问题,努力在全社会加快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巴中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依法行政厘清政府权力清单

“法治巴中”呼唤法治政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依法行政是推动法治建设的核心。

今年3月,市依法治市办、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分4批次对全市800余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

依法行权,学法在前。各级党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部门办公会坚持会前学法,市委定期召开常委会议、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会、中心组学习会研究法治建设,法治在巴中成为“书记工程”,“书记抓、抓书记”成为工作常态,“一把手”“五个不分管”成为铁律。

深入开展行政权力清理,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市编制了《巴中市市级行政许可项目目录》,所有项目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平台运行。积极开展扩权强镇试点,5县(区)累计将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404项原由县级部门行使的职权下放到试点镇实施。涉及国土、交通等领域的招标采购事项共7大类81项全部纳入《公共资源进场交易目录》,累计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4898宗,交易金额257亿元。大力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1040户,呈现井喷式增长势头。

建设法治政府,没有严格的执法行动,再好的法规规章也只是“一纸空文”。

在解决“查不如不查”的问题,提升执法质效过程中,我市实行部门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行政执法包案、包片、包路段、包企业“四包”制度,压实执法责任。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等部门推动建成“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实现执法司法信息互联共享。

通过法治政府的建设,我市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不断上升。巴中经开区推行的驻厂环境监督员制度,荣获环保部、中国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优秀奖。市食品药品局以宣传贯彻新的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建立食品药品监管、监督、监测、监戒“四张网”,抓住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建立农贸市场备案登记、入场产品批批检、入场经营者资格查验、入场产品源头查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构建从农田到餐桌无缝监管体系。

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正是法治的灵魂。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能否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是检验“法治巴中”成效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尺。

近年来,我市司法部门不断推进司法改革和机制创新,扎实开展“阳光司法评查行动”、“法治助民惠民行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公开、公平、公正。

“评估价82.49万,起拍价82.49万,保证金10万……”去年9月,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淘宝网上对一套住房进行司法拍卖,成为我省第一家将司法拍卖搬到淘宝网上的法院。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司法网拍让司法拍卖更公开透明,更能避免传统司法拍卖中存在的低估贱卖、围标串标、暗箱操作、人为控场、故意流拍等干扰司法公正的现象,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目前,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在淘宝网上成功拍卖执行标的物24件,总额超过800万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0多万元。网络司法拍卖所具有的“一免双高三充分”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推进公正司法上,我市政法部门成立案件评查小组,通过交叉评查、委托评查、指定评查等方式,发现执法错案,纠正执法瑕疵。对600余件司法案件进行集中评查,严查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依法严办了一批失职渎职人员。审判机关建立刑事裁判文书层级审核、备案审查、缓免刑适用、工作通报、大要案报告等“五项制度”。推进审判流程、判决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文书9100余份。

司法专业化,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我市检察机关推行的重特大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不诉听证等诉讼改革措施,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管理监督机制在全省推广。在重点乡镇建立派驻基层检察室。司法行政部门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积极探索第三方调解机制,破解医患纠纷难题,得到了国家卫计委和司法部充分肯定。

基层治理打造法治新品牌

在巴州区红岩社区每个小区的公示栏上,都贴有网格员的照片和联系方式。去年,该社区的网格员杨丽在巡视所负责的网格时,居民反映碰到过疑似持枪的人,杨丽通过手中的网格员终端机向上反映了该信息,传到网格化监管中心,工作人员随即联系了辖区派出所处理进行调查。

通过“网格化”推动社会现代化治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上升,今年来,全市矛盾纠纷、社会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9.8%、20.6%。

在大力推行基层依法治理中,我市全面推行巴州区“五破五立”社区扁平化管理、平昌县村(居)民“三不三议三自主”群众工作法等创新做法,形成党委总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基层自治“五位一体”的新格局。

推行的网格化管理使基层法治治理发生根本变化。将物管小区、城乡结合部、巴山新居聚居点等地划分网格1600余个,将部分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员、职责、服务、经费下移到村(居)便民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服务,群众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法在格中讲、理在格中述,村(居)党组织引领群团、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物业管理、私营业主等共同参与治理,小小网格催生着管理到治理的根本改变。今年以来,共采集基础信息200余万条,办理各类民生事件12700余件。法治基层基础有效夯实,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不断落地生根。

大力开展“基层公约自治行动”,全市各类机关、学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寺观教堂以及“两新”组织按照“四我”(我制定、我签字、我承诺、我遵守)制定模式,建立具有特色的自治规范,实现各行各业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