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巴州区史志研究中心 日期:2024-07-19 09:31 阅读量:225
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坚持“就地取材”,深挖本地历史文化价值,用足用活史志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以史促旅、以文塑旅作用,奋力打造地方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时代印记明显的文旅康养产业。
坚持融合地域特色,打好产业提质牌。顺应乡村旅游发展趋势,融入乡土风情,建设各类示范基地12个,打造“药乡康养游”“休闲度假游”等农旅经典线路3条,扶持发展一批农家乐、乡村民宿及家庭农场,擦亮地域底色。融合历史记忆、城市空间和群众情怀,盘活闲置工业厂房,建设集旅游、休闲、文创、娱乐为一体的文创产业园,延续城市记忆。以巴中红色文化、巴文化、三国文化、巴山民俗文化为亮点,打造巴城草坝街、王府井等特色街区12条,集中展现巴州“烟火气”与“慢生活”,吃、住、行、游、购、娱、演等消费业态蓬勃发展。
坚持融合地情文化,打好旅游赋能牌。聚焦“文化强区”建设,围绕“巴文化中心、川陕苏区首府、晏阳初故里”三张文化名片,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核、精神内涵,提炼文化IP,培育打造中交王府景等城市文旅综合体4个、特色文旅街区3个,转型升级商业街区2个,转型升级乡瓣童年等文旅康养融合体5个。围绕“巴州,留恋的不只山水”主题定位,着力讲好巴州文化故事,创作四川清音《竹颂》《中华医药》《红星闪闪》,四川扬琴《守望》《蜀道》,四川曲艺剧《望红台》《周永开》等文艺精品50余件,常态化推动精品文艺进景区、进街区,培育文旅企业和个体171家,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实现涉文涉旅景区文化资源进一步整合。
坚持融合地方历史,打好科技焕新牌。以13公里巴河为轴,串联沿河两岸景观10余处,利用声、光、电、影技术,通过流光溢彩的语言,讲述巴城人文、历史、红色文化,展现巴州底蕴与现代活力,提振文旅夜经济。规划打造数字体验馆、城市会客厅,引入现代技术、体验性场景,多元展示巴州文旅特色,实现科技、创意、人文于一体,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感和获得感,打造巴城旅游新爆点。截至5月,巴州区累计接待游客4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