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坚与马克思主义在巴中的早期传播

来源:日期:2017-06-06 10:22阅读量:719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的刘伯坚(1895-1935),字永福,平昌县龙岗乡人,早年就读于吴玉章创办的四川高等师范学堂,后到欧洲和苏联留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置身前列,同刘砚僧、李喜人、袁诗尧等成立学生联合会,参与创办《星期日》期刊,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刘伯坚在法国留学期间多次向家乡寄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信,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巴中早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1920年前后的欧洲革命风暴此起彼伏,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欧洲各国影响很大。法国是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国家,由法共领导的各种政治斗争和罢工运动不断开展,各种马克思书籍以及介绍十月革命的报纸杂志大量公开出版发行。这一切深深地吸引了在法留学的刘伯坚。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以及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认真研究十月革命的经验。十月革命和欧洲工人运动的熏陶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使刘伯坚开阔了视野,确立了信念。1921年2月,他从法国写信回家乡,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在信中说:“欲使祖国富强,当从世界改革中求之”。11月,刘伯坚致信家乡畅谈赴法途中见闻,勤工俭学情况,宣讲妇女放足、上学接受教育、同工同酬等民主进步思想。还寄回大量进步书刊、画报。在信中说到:“考察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后,不是原有所思的美妙。”1921年,刘伯坚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他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巴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