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文创中传承

来源:巴中日报日期:2019-06-25 10:20阅读量:799

     “巴山竹编竹雕系列”获省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近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旅游协会承办的“2019年四川省旅游商品大赛”举办,我市“巴山竹编竹雕系列”获得大赛银奖。“巴山竹编竹雕系列”产品把“取自自然、用于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营销理念,所生产的竹编竹雕产品均采用本地生竹为原料,无污染,深受喜欢。

如今,非遗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文化素材和创意源泉。文化创意产业也给非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其搭建了创新机制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平台。4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恩阳区明阳镇小微企业园的巴中秦巴康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了解非遗产品如何通过文创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喜爱艺术,萌发文创产品

走进巴中秦巴康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简洁素雅的摆台上,造型各异的竹编生活用具、美不胜收的工艺作品,让人大开眼界,仿佛走进了一家小型竹编博物馆。白色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蜀绣作品,题材多为巴中本地名胜风景,如光雾山、诺水河、南龛石窟、恩阳古镇等,驻足观看,别有一番意趣。“这些产品都是纯手工制作而成,在传统手艺中注入了文化创意。”公司负责人杨莉告诉记者。

已是不惑之年的杨莉对传统文化甚是喜爱。在她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摆放着各种非遗产品,蜀绣、石雕、叶雕、竹刻等。“我十分喜欢蜀绣,从2017年开始学习,如今已绣了30多幅作品。”杨莉告诉记者,自己喜爱非遗产品,是因为小时候受到母亲的影响。“只要农闲,母亲就会拿出针线缝制各种小物件,例如钱包、围裙、鞋子等,很是好看。有时候我就坐在母亲身旁跟着学习,虽然手指常常被针扎的满是血孔,但还是喜欢。后来参加工作,就很少接触了。”

2011年,杨莉到北京参加一场关于文化方面的会议,让她重新拾起了对传统手艺的热爱。在与别地的参会人员交流中,杨莉谈到了文创产品。“其它地方将非遗产品进行精细加工,融入现代元素,多元化展现,不仅有实用价值,还可以收藏观赏。”杨莉说,此次交流会对她的影响很大,回到恩阳后,她一直琢磨着文创之路,传承巴中非遗文化。

然而,一切并不是那么理想,生活对非遗的需求日渐萎缩,导致一些传统的手工艺逐渐退却在当代生活中,甚至一部分优秀技艺也在逐渐消失。“非遗技艺距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在杨莉看来,源自千百年生产生活中的传统技艺,要经由一件件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才能让更多人走近它、了解它,最后爱上它。

艺人难寻,技艺难传承,虽然困难重重,杨莉还是迎难而上。2016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成立了巴中秦巴康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文创产品的开发,例如竹编竹雕、巴灵玉、蜀绣、石雕等。“人一辈子要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对文化创意,杨莉内心笃定。

寻找艺人,传承竹编艺术

走向文创之路起初,要想把所有的非遗都集中起来并不容易,杨莉决定利用恩阳传统的竹编技艺慢慢跨入文创这个行业。

恩阳自古以来竹编文化代代相传,尤其是恩阳的竹席产品更是受大众喜欢。恩阳的慈竹、水竹遍地,有取之不尽的竹编材料。生性聪颖的恩阳人,便砍河边慈竹或水竹用“寸篾子”和“三手一弓”的方法将竹子划成小块,开出极薄的篾条编织席子。

传说,刚开始编席子,始终收不了边,敞边竹席既不耐用,又不安全,蔑工就祭拜鲁班讨教收边之事。当蔑工跪拜之后,一道斜光直射席面,并反光生辉。蔑工们对此反复琢磨,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位姓韩的篾工悟出了“斜交”和“反交”的道理——从中间“斜交”向四角编织,当形成长方形的席片时,再用“反交”锁边,这样编果然成功。

竹席是竹编中产品之一,利用竹子可以编制成各种生活用品,例如簸箕、筲箕、扇子等。在杨莉看来,任何非遗项目的传承是工艺,文化的传承,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传承。为此,她深入农村、走街串巷挖掘民间艺人。一次偶然机会,她在明阳镇发现了一位竹编艺人陈伟。今年50多岁的陈伟能利用竹子编各种生活用品,尤其擅长恩阳竹席、扇子。

上世纪70年代,手工编织的凉席、扇子、枕头等产品在恩阳十分受欢迎,特别是到了夏天,基本供不应求。“竹编产品完全不愁卖。”陈伟说,在那个年代,每到村民家里有嫁女或者娶亲时,都会织竹编产品。作为陪奁,他常常受邀上门,十分繁忙。

采访时,记者看到陈伟正在编织竹席。他一边编织,一边向记者介绍,竹子要选取至少生长了一年以上的本地水竹和黑竹,然后将它们分为四层,取其最上面的一层,经过晾晒,就可以用来织席了,水竹为主,黑竹主要用来制作图案。陈伟能够织出单花、双花、折花、团花等花纹,文字也经常出现在他织的凉席上。

“陈伟仅仅是我寻找的传统艺人之一,只要有时间,我都会下乡寻找。”杨莉说,将老一辈编织的竹篮、帽子、扇子、簸箕这些实用性产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可以编制出许许多多新奇有趣的竹编文创产品,如用竹子编的手包、热水壶套、小戒指、手机扩音音响等等。这些产品不仅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而且还迎合当代市场潮流,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购买。

为了精进竹编艺人的手艺,杨莉请来上海的师傅对他们进行指导。为了拓宽视野,近年来,凡是全国性的工艺美术展览,杨莉都会抽出时间带着竹编艺人参加。“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杨莉说。

传承创新,非遗回归生活

非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审美、经济价值,它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和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同时也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它表征着民族身份、民族标志和民族认同。

杨莉说,传承非遗,走“非遗+文创”路是最好的选择和手段。当下亟待解决的是选择适合当代人生活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挖掘手工艺当中的当代传承价值,通过工业设计、商业包装等途径,让非遗回归到老百姓的生活,提高非遗的当代价值。

当然,重回不是简单照搬,而是以“供给侧改革”的方式,让非遗符合当下的审美语境和生活方式。正如竹雕,经历了从艺术性欣赏到生活用品的过程。而如何回,就需要传承人及从业者,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审美意趣、身材特点,以古老技艺重新定义中国时尚。

除了对非遗重新定义,当然宣传出去、走出去能更好的发扬和传承。每次有展览,杨莉都会积极参与,因为每次参展,他们的作品都会引来媒体关注,博得群众围观和好评,这令她很开心。

杨莉说,接下来将会寻找具有巴中特色的建筑、文化、风景等,用竹编工艺把它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编文化,体验竹编技艺,从中产生兴趣,促进非遗的传播与传承。同时,还要挖掘巴中玉石、蜀绣等非遗,以“文创+非遗”的方式打造具有巴中特色的旅游商品,让游客走进巴中的时候,不仅欣赏巴中美景,还能将具有巴中特色的产品带出去。

“总之,传统手工艺中最优良的基因是不可改变的,创新的只是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非遗保护既要传承手工艺的技艺和文化基础,又要有当代化的提升和变化。”杨莉说,“在这关系中,重要的是把握好手工艺的核心,即使做任何适应现代生活的创新,都要保证传统手工艺的精良技艺与文化价值,让非遗真正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