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巴文化

来源:《巴蜀史志》日期:2018-04-16 17:31阅读量:1546

巴中,毋容置疑,是巴人、巴族活动的中心区域,是巴国的中心区域。巴人、巴族在巴中南江的断渠、阳八台,通江的擂鼓寨、凤凰包,巴州区的沙泥坪,恩阳区的月亮湾都留下了诸多生活的遗迹、遗存。

“巴”的起源

“巴”名的起源古今说法不一。古人至少有三种解释:一曰源于河流形状,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二曰出于动物形象,许慎《说文·巴部》:“巴,虫也,或曰象蛇”;三曰源于植物,《史记·张仪列传》:“苴、蜀相攻击”,“苴”音巴,所以其字遂以苴为巴。对于“巴”名起源,当今有四种说法:一是说蜀人谓平川为“坝”,巴、坝音近,居于平地而曰“巴”;二是说巴人称石头为巴,他们的祖先居石穴,因而名“巴”;三是说巴人崇尚白色,“巴”是白的意思;四是说因山势陡峻险要,走路要爬,爬就是“巴”。

物必有源,名必有因。比较而言“巴”出自于动物更具说服力。许慎在《说文》中释“巴”为虫,而蛇在古代也被称为虫。巴中市现在境内许多地方仍叫蛇为长虫,今山东人亦呼蛇为虫,可见巴、虫、蛇为同类。具体说,“巴”是“蛇王”,又叫蟒,体势盘曲,“巴”为“蛇”的象形字。

再说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图腾形象。《山海经·海内经》曰:“西南有巴国,大嗥(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可见,伏羲女娲是巴人的先祖,《帝王世纪》《列子·黄帝篇》《淮南·说林训》都记载伏羲、女娲风姓,人首蛇身。这可以说明两点:一是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他们以蛇克蛇,是带领人民同禽兽虫蛇作长期斗争的英雄人物。二是伏羲氏把他们的后裔分封降居于长江之北的丹山、巫山和巴一带,后来他的裔孙们,又发展到长江以南的武落钟离山一带,这里是蛇的世界,古代就有“蛇巫山”一说。伏羲、女娲已是母系向父系社会过渡的交替时代,伏羲与女娲的风姓巴人与蛇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直到汉代《鲁灵光殿赋》还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身”的绘画图象。从伏羲到后照到巴人不知经过了多少时代,但他们世代都是斩蛇杀虫勇士,他们一代继承一代斩杀蛇虫的经验与业绩,才改造了这个蛇的世界。后来就有了巴地、巴山、巴水等等名称出现,更才有巴豆、巴山豆、芭蕉等不可胜数的带“巴”字植物名称出现。

巴人

《山海经·海内经》上说:“西南有巴国,大嗥伏羲之裔———后照是为巴人。”“大嗥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据远古的传说,巴人是水上漂来的氏族。说是到了伏羲的第四代为后照。后照有兄妹二人,长大成人后,兄妹二人率部族男女数百,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天降大雨,且连日不停。后照兄妹同乘一筏,任水漂流到巴山北麓靠岸。劫后余生的后照兄妹,在林中采摘野果充饥;然后四山奔走,寻找幸存的族人。找了半个多月,不见族人踪影。

后照兄妹找不到一个族人,在洪水退了以后,重返西王母族辖地,只见四方一片洪水劫后的惨景。后照兄妹心灰意冷,又从原路返回巴山北麓,并向南探寻,想找到其他民族兄弟和一块理想的生息之地,以便繁育后代。他俩发现越往南走地势越低,有了上次在洪水中死里逃生的惨痛教训,兄妹二人认为巴山高度适中,能抵挡洪水,且气候宜人,野果漫山,猎物遍地,是繁衍生息的理想天国。于是重返巴山南麓,决定在此定居。

然而后照兄妹身边已没有别的人了,两人一直为兄妹不便生儿育女而苦恼,于是妹妹想出了由天来断定的办法,采取“隔河穿针”“隔河合磨”的办法来看天意,均获成功。兄妹二人不禁感叹此为天意,于是捧出八卦,供奉在圣石上,拜毕成婚。迄后,他俩生下九女七男,按伏羲族谱世序排列,为伏羲第五代氏族“巴拉”(亦称“巴纳”)。相传这就是巴人的始祖。

巴山巴水,是巴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是孕育巴族文明的摇篮。“巴拉”的若干后代,与相近的异族结合,在巴山南北和尾缘繁衍,他们又向今湖北、湖南西部一带移居、开发,逐渐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巴人族系。

巴族

巴人发展到黄帝时代,族人兴盛起来,成了黄帝部落的一支民族———巴族,史称黄帝的亲族。在新石器时代,有一支住在赤、黑两穴的巴、樊、曋、相、郑五姓人氏,在湖北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清江一带,长期过着狩猎生活。到了青铜器时代,他们没有君长(族长),于是五姓共同约定:实行五姓联盟组成部落;实行掷剑、划船比赛,获胜者立为君长。各姓中选派一名高手参加比赛,巴氏选派的代表名叫务相。比赛分两场进行:

第一场掷剑。在钟离山南岩处,有一碗口大圆洞,参赛者站在距离洞口数十米的地方,将剑掷入洞内的为胜者。比赛开始,住在黑穴的樊氏子射箭手木登、曋氏子狩猎手石力、相氏子捕鱼手木乍、郑氏子攀登手邸合,个个将剑掷出后,或是偏左偏右,或是偏高偏低,没有一人掷入洞内。住在赤穴的巴氏子务相上场,剑执手,弓箭步,头一望,眼一瞄,“嘘”的一声,剑入洞,剑柄露出洞口,众人无不喝彩。

第二场划船。清江河里,停着5条装满泥土的木船,水近船舷,若再加重量,船就会下沉,十分惊险。谁将船撑入江心,再上下各划300丈,船不沉水者为胜。黑穴等四氏的参赛者上船后,人和船俱沉水中。而赤穴务相上船,拨橹到江心,又往上下各划300丈后,将船撑回原处。

比赛结束后,众人拥立务相为君,起名“廪君”。廪,为粮仓,米粟收储、职聚之所,给养、俸禄的象征;廪君,巨而不可侵犯,为带领族人生活安好、子孙昌达的象征。

巴国

务相当了廪君,率领钟离山的巴族,在清江流域种植食用作物,发展畜牧,狩猎捕捞。每天日出,廪君吹响牛角,吆喝族人出门劳作;日没,又吹响牛角,号令大家回屋休息。这就是“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一语的来历。廪君在带头劳动中,头上包一块黄巾,身上披着麻袍,手中执着铜斧(司刀),一副英雄气概。

接着,组织族人迁入汉水流域,后来又抵江汉平原,巴族部落在商王朝初中期,形成了江汉流域众多的方国之一。后来东进、西移、南下,直达今湖北西部、四川东部、湖南西部、陕西南部等广大地区。其间,巴族方国受到夏族文化的影响,经济发展,势力日壮,先后在丹淅流域和今涪陵、忠县、重庆一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巴国,组织自己的军队,在汉水流域等地,取代“巴蛇神”的统治。各支巴族,在廪君的统率下,创造了古巴国历史。

到了周朝初期(武王九年),廪君率巴国军队参加了武王在孟津的伐商联盟。第三年,伐纣大军从孟津渡过黄河,杀向牧野,直捣商都朝歌。

巴国军队,十分勇猛,以鼓角慑敌,以战舞(巴渝舞)凌敌,以奋勇冲杀制敌,使商军兵败如山崩,纣王败逃,自焚而死。

《华阳国志·巴志》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劲勇,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意思是说,武王讨伐殷纣王时,全靠得到巴蜀军队的支持,巴国的军队很强悍、很勇敢,以唱歌跳舞和打仗结合,使殷商的人害怕,殷商的先锋队一看到巴军歌舞善战的气势,便纷纷倒转戈矛去打殷商的军队。

《华阳国志·巴志》又说,周武王打败殷商后,以其宗姬封于巴(封地丹淅流域,今河南淅川县、湖北丹江口市、陕西丹凤县之间),爵之以子(周朝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巴国自这时起称巴子国。

巴国受封“子国”,巴族成了周的亲族。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巴人便将原来的蛇图腾改为虎图腾,来纪念廪君。

春秋战国时期,巴人深受长江中游楚文化的影响,楚的政治、军事、文化不断流入巴地,而巴人的音乐歌舞也传到楚国,深受楚国群众欢迎。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兵相继灭了蜀国和巴国。巴国灭亡后,巴人一直在此居住、生活。

巴人遗迹

南江阳八台遗址发现于1977年冬,当地农民搞农田基本建设,在距地表5至7米深处挖掘出大量的史前遗物,南江中学学生拣到了一件磨制石斧,立即递交县文化部门,文化部门工作人员一看,判定这是一件不同寻常的器件。1979年冬,四川省文物考古队对阳八台遗址进行现场挖掘,清理出石锄、石斧、石凿、石壁、石珠、穿孔器、刮削器等磨制石器及夹沙、刻划纹、粗绳纹、细绳纹等灰陶,无纹细泥红陶、炭核等100余件。考古人员又在阳八台遗址西面坝前下方石坡上发现有7组21处磨制石器的砺痕,东面坝的内侧断面距地表1米处发现烧土文化层,外侧1.3米处刨去浮土可见密集的陶片与烧结土。据考古专家测定,阳八台原始人群大约生活在距今5000—9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断渠遗址陆续发现了原始人群的砺石场和人骨化石,出土了大量的石锄、石斧、石铲、石刀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片。南江县博物馆在中渠出口的山边发现磨制石器的砺石工场1处,随后又在中渠东头巨石构成的缝隙中,发现磨制石斧2件,石锄1件。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对断渠古人类遗址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大巴山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结合部,断渠的化石对中国人类的发展,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1987年,四川全省进行文物普查,经对春在乡擂鼓寨村“方田”(小地名)所挖出的石器线索进行追踪,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90年12月3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通江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擂鼓寨遗址西南区进行了首次试掘,试掘面积100平方米。通过历时40天的挖掘,3个考古坑共掘出陶、石器20685件(片),其中陶器制品19873件(片)、石器及石器半成品812件(片),但较为完整器物只有石器与陶纺轮,其余陶片残破。出土石器可分为细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三大类,以磨制石器为主。细石器为燧石等,共出土4件,均为刮削器;打制石器有肩石锄、尖状器等;磨制石器为斧、凿、镞、矛、石球、盘状器等。擂鼓寨遗址年代相当于“龙山时代文化”,经测定数据推定擂鼓寨遗址距今5000—4400年之间。毗邻擂鼓寨遗址几公里外的凤凰包遗址,山势呈东西走向,东与擂鼓寨遗址相连,西部余脉接通江河。专家考察、发掘后认定,凤凰包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20米,分布面积2.4万平方米,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1976年,恩阳区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月亮湾遗址,但部分文物遭到破坏,仅收回磨制石器和一些陶片。1983年,通过文物保护政策的宣传教育,农民王文章主动献出磨制石斧两件,其后,省、地、县联合组成文物普查队,前后挖掘出土磨制石斧10件、砍砸石器2件、采集陶器170余件(片)。经文物专家鉴定,月亮湾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与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和三星堆一期文化较为接近,距今4600—4300年间。

巴州区的沙泥坪遗址,南北走向,南北长15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通江70米,巴州30米),面积15000余平方米。据介绍,1996年12月该村四组在维修堰塘时挖出大量的红、灰色陶片堆积物,原社长陈会其在自留地取土时挖出了磨制石器石锛、石斧等。2009年11月2日,巴州区文管所在此田野调查时又发现了一些红、灰色陶片。断崖上可见文化堆积分布,文化层厚约0.75米,从断面通过清理的文化层中有夹砂褐陶、灰陶、黑陶片和石器残片等,地表采集石器以砾石器为主,器形有石斧、刮削器等。陶器均为手制,火候较高,以夹砂陶为主,纹饰有斜方格纹等,器形罐较多。据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属四川龙山时代谱系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