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民俗(人生礼俗)

来源:地情信息科日期:2015-04-07 10:46阅读量:1646

    

    婚嫁习俗

    旧婚俗:旧时男婚女嫁,按封建礼教规矩,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自己没有选择配偶的权利。对女子的束缚更严,在大巴山区流传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螃蟹横起走,嫁给讨口子背背篼”的歌谣。个别男女自由恋爱,私订终身,一旦父母知晓,则看做违背家规,难建国后已经废止。但旧时的婚嫁程序、礼仪,在山区一些地方,遗风免受责打之苦,因而抗婚外逃者时有所闻。这种落后的婚嫁制度,尚存。其程序、礼仪是:

    探亲。由媒人探询男女两家有无结亲意向,再议是否定亲。

    取话。男方又名稳话,女方又称准话。由男方备办礼品,邀媒人送到女方家,作为第一次通行走,稳定话口。

    合八字。一些地方又叫插茅香、落首拜、磕准头、走小人户。由男方家备办礼物,同媒人到女方家将女子的生辰年、月、日、时写在红纸上拿到男家;男家压在神龛香炉下,七日内家中无破败,即请算命先生“合八字”。以合八个字为最好,合六个字可以,合四个字勉强,只合两个字则不能订婚。

    吃会面酒。合八字如不相克,则由男家邀请女家父母、尊长吃“会面酒”,表示同意定亲。

    相亲。男女八字相合,双方父母相亲。男家父母到女家看媳妇;女家父母到男家看女婿及家境情况,弄清门东门西,是否柴方水便。

    落拜。又名拿红庚、落大拜、走大人户,也叫行聘。是男方到女方认族的一次大礼仪。男女家双方约定时间,男方家备办衣料(或衣服)、首饰、食品、礼盒,外加一个红帖,在红帖“大开门”左边,写出男儿生庚,出一个对联上联,给女方对下联的人一个红包;上午,男方根据礼物多少,央请四个或八个长得伸展、能说会道的年轻人,与媒人、男方及家长一起,送礼物到女家;下午,女家在红帖上对好下联,右边写上女儿的生庚,连同回敬礼物返回男家。这又叫男家开庚,女家回庚。

    报期。又名下庚书、请期。男方请算命先生查定婚期,用红帖书写“期书”,备办礼物,由媒人送往女家,商定结婚事宜。此后,女方根据男方送去“彩礼”多少置办嫁妆。

    迎亲。又名过礼、度礼、接人。婚期头一天为“歇客”,男家中午宴请媒人、押礼先生、吹鼓手及过礼客。下午过礼的人吹吹打打到女家迎亲。去过礼的人有新郎、正亲家、押礼先生、媒人、娶亲娘及云抬司、鼓乐司等,过礼的人到了女家院坝边,押礼先生进中堂投“报入柬”,“九拱十八揖”后,即说酒礼,知客司答礼,然后过礼人员进屋落座。晚饭后“交礼”,有若干规定:礼物摆齐,押礼先生首先投知、禀、礼、拜、启“柬”,如礼物不周要道歉;“下厨礼”少了要补足,再是报“厨柬”,请厨倌师“开盒”;最后报“宿柬”,方安排过礼人员就寝。

    哭嫁。女家姑娘在婚前三天早晚哭爹娘,以表惜别之情,怀念养育之恩。歇客天早上请人“开脸”(用灰线绞去脸上汗毛),姑娘从此忌食,以免婚期入厕不便;歇客天下午起,姑娘要哭爹娘、亲友,并请一些姑娘陪哭;围坐在摆满糖果和茶点的桌边,一边吃一边哭唱,以单调的似哭似唱的声腔哭诉。在哭的时候,陪哭姑娘走出房门,在客人中去请被哭的人,被哭的人将准备好的哭钱送到姑娘的歇房一并劝哭。

   巴中一带旧时姑娘哭嫁,内容十分丰富,有 “哭媒”、“哭嫁”、“哭爹娘”、“哭别亲”、“哭梳头”、“对歌”、“歌尾”甚至有“哭厨倌师”等。

    出阁。女子出阁,先用红布将头部盖上,叫“搭盖头”,然后用花轿抬到男家。出阁前,由女方有德望的长辈掩轿,说能避轿内的“煞气”。出阁前,女子蒙盖头,穿红衣,戴凤冠,胸前挂照妖镜,一妇女搀扶出门,到堂屋辞祖宗、父母、亲族后,过天桥(用板凳搭在堂屋门槛上)、踩斗、撒筷子(前后各撒一把),然后入轿,由兄弟四人先抬,短送一程。花轿到男方院坝后,厨师把鸡冠咬出血,从轿顶甩过,叫做“回煞”。拉亲的掀开轿帘,递进婆家父母给的红包,请新娘下轿(如红包钱少,有的新娘不出,人称“熬下轿礼”)。

    交拜、入洞房。新娘下轿后,在阶沿男左女右与新郎同拜天地,进堂屋,拜祖宗,进洞房喝交杯酒、揭盖头。在此过程中,为使新娘进新房前脚不沾地灰,得用两床毯子轮流铺垫;新郎由堂屋到洞房途中,要跑得快些,防避多挨同辈拳头,俗称“打喜”;夫妻交拜中,都争着先踩地毯,说是先踩者能把对方“压住”;喝交杯酒时,二人也要翻心胸,如暗中把对方衣角坐在臀下,即可“压倒”对方。午饭后拜客,知客司请宗族长者开拜;接着姑舅姨表一一受拜,都要“挂红”(将红绸缎或红布披挂在新郎、新娘肩上);最后请父母受拜,给喜钱,交给儿、媳各一碗米,表示给的衣食,儿、媳边走边刨至新房中。新娘入洞房前,要找一个五岁以下的小男孩在新房的床铺上打滚,表示新郎、新娘婚后可生男孩。   

    闹洞房。晚上,一些青年到洞房去吃喜烟、喜糖、花生、瓜子,逗新娘子说话、嬉笑,深夜才休息。

    回门。正酒第二天早上,新媳妇要给父母送枕头、鞋子、手巾,表示孝敬。随后到厨房参灶,赠给厨师红包、糖果、手巾,厨师回敬吉利话。然后新娘要象征性地做一顿早饭,这叫“打早火”。早饭后,送亲客临去前,向男家交请柬,请新婚夫妇“回门”,有的是结婚后三天回门,称“归宁省亲”,又称“走回头”。当日新郎、新娘带上礼品,坐滑竿或步行到岳丈家,单日去、双日回,双日去、当天回。有的地方过七天后,新娘又回娘家去,人称“翻七”,满九天回的叫“过九”。婚礼至此结束。贫困人家比较简单一些,有的童养媳,男女成年了,便在腊月三十晚上拜堂成亲,一切礼节从简。20世纪40年代,一些城市青年结婚,举行“文明婚礼”。

    旧时其他婚俗:民国时期,婚俗种类较多。以女抱婿为儿,称“指女抱男”;女娶男称“招亲”。以媳抱儿,称“指媳抱男”。以一子娶二媳继承两家,称“双祧”。夫死,改嫁堂兄弟称“下堂”;改嫁他姓称“出门”;夫死招男上门,称“招上门汉”。男到别家与寡妇为婚,称“上门”;别家有子,称“上门抚子”;为得子,称“上门求子”。妻死再娶,称“续弦”。有妻再娶,称“接小”。家有妻又到别家上门,称“管闲”。姐死,妹嫁姐夫,称“填房”;弟死,兄娶弟媳,称“转房”。无偶老年男女,不经结婚同居,称“扯伙”。一妇二夫,称“关妇”。凡再婚妇女,结婚时,多是晚上出门,不准坐轿,不准带走原结婚嫁奁,称“脱白”。民国时期,还有近亲婚,又称竹根亲、回头亲(姑姑亲)、姨娘亲。还有引童养媳、冲喜、指腹婚、早婚等。

新婚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新《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青年男女经过自由恋爱,媒人称为介绍人,婚前到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商定日期举行婚礼。结婚仪式大都简单。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到场时奏乐,鞭炮齐鸣,司仪人员喊:新郎、新娘就位,主婚人就位,证婚人就位,来宾就位,新郎、新娘向父母、祖父母、亲朋、来宾敬礼,新郎、新娘相互敬礼,主婚、证婚、来宾讲话,新郎、新娘讲恋爱经过,礼成。农村女子出嫁,不哭嫁、不坐轿,几个姑娘打起秧歌锣鼓陪送,新娘打花伞出行到男家。有的人头夜摆起歌堂,唱些新歌,热闹喜庆一番。但在嫁奁和聘礼上,则成逐步升级之势。20世纪50至70年代,农村普通人家,女方制铺笼帐被、箱柜桌椅六至十抬,少数富裕之家陪嫁“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男方给女方送二三十斤肉,下厨礼数十到百元,缝衣服四至六套,加上一些糖果、香烟、花生、向日葵,就算很可观了。80年代后,女家嫁奁增到十至二十抬。包括大小沙发、大小立柜、各式桌椅、电视柜、梳妆台等,电器设备则升为“三机一扇”(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电风扇);男家给的聘礼也随之“涨价”,猪肉半边,各种烟、酒、糖、糕点、水果等,动辄三五个抬盒,还要下厨礼三四百元,加上给新娘衣服八至十套,给老丈人、丈母娘及老祖宗从头制到脚后跟,且讲求“高级”,全部费用少则两三千元,多则四五千元,少数贫困之家,简直无法承受,因此债台高筑,数年难安。城市则与农村有异,洞房内的家具及装饰品多由男方购置,床上用品及电器设备、炊具由女方陪送,每方都要耗资数千元;新娘到男家是坐小汽车。近年有男到女家落户的,其礼与陪奁,大致与女子出嫁相同。

祝寿习俗

巴中一带自古以来祝寿盛行。古人说:“六十曰耆,七十曰耋,八十曰耄,九十曰鲐,百岁曰期颐。”人以六十为下寿,七十为中寿,八十为上寿。活满六十岁认为有幸,亲戚朋友来家祝贺。俗称“办生朝”。一般人满“六十花甲”才办生,但也有些富裕人家不在此限,青、壮年生日也在办,但有祖父母、父母健在,儿女婚嫁未完不能办生。有的官绅权势人物张灯结彩,大操大办,借寿扬名显威。内亲外戚、乡党邻朋送寿幛、寿屏、寿联、寿匾等礼物登门祝贺。中产人家,遇父母大寿之期,一般不讲排场,只约姑娘姊妹、至亲好友相会,办一两桌酒席,欢庆祝福一番。祝寿者,多以“寿联”、“寿匾”和糕点之类相送,伴以锣鼓、鞭炮凑热闹。祝寿之日,选威望持重的名人学者“拜匾”、“赞礼”。平家小户遇到生日,买肉、沽酒,合家欢聚,以享天伦之乐;有的贫穷人家,父母生日这天,只给父母煮一顿较好的饮食,或煮几个鸡蛋加挂面,鸡蛋寓合家团圆,挂面寓父母长寿;有的母寿,子女吃素一日,思念母亲十月怀胎之苦。

在巴中,历来祝寿礼俗不很隆重,习惯要求年满花甲(六十岁)后才可举行,而且寿庆的多是富豪人家。寿庆一般是三年、五年一庆,“起一”大庆。中等生活水平的人家祝寿,只是亲戚朋友团聚欢笑一次而已,酒宴简单,不尚馈赠。贫穷人家的生日,合家简宴欢聚,以示庆祝之意。

旧时祝寿,一般要举行寿仪。寿仪有简有繁。比较繁的是事前要设寿堂,有知客司司仪。

建国后,较长时间没有祝寿活动。20世纪60年代,民间祝寿有至亲送以面、蛋以表贺意;70年代末期祝寿风气渐盛,后来多数人借此大操大办。21世纪初,机关、团体一些退休老人,有的又兴起请吃不送礼的风俗,即老人在生日这天,自己在街上酒家或“农家乐”办起宴席,请至亲好友前来团聚游乐,热闹一番,但不要至亲好友送钱送物。

丧葬习俗

巴中一带旧时丧葬仪式极繁,以死者年龄和丧家贫富而异。小孩死了只用草席裹尸或火匣装殓,随意埋入荒山或丢进干石岩;青壮年死了装棺请阴阳先生开路发丧,无后者不入老茔腹地安葬;在外死亡搬尸回乡的,尸体上摆一只公鸡,沿途抛“买路钱”,停尸房外,备棺安埋,不举行丧仪;有后代的老人死亡,丧仪较为隆重,贫简富奢,迷信色彩甚浓。一般有以下程序:

儿孙戴孝:人死后,死者儿孙要身穿白衣,头包白帕,头后还拖着一节白帕,并系青麻一绺于背后。远方亲友,要由孝子(即死者的儿孙)披麻戴孝登门报丧,俗称“拜孝”;也有用讣文方式报丧的。

烧倒头纸:死者断气后,抬到堂屋椅上净身(女的梳头),即用湿巾擦洗胸部或背部以示。净身后穿新衣、新鞋,平放中堂席上(年满六十岁以上的死者,方能停尸堂屋中心,为“寿终正寝”)。以棉线束腰、足,棉线以死者寿年数定根数,烧“倒头纸”,搭“盖脸纸”(或白布),点脚灯,并把神龛上的昭穆神主用草纸遮盖。这一环节,与儿孙披麻戴孝同时进行。

设灵:一般用竹和纸仿照华丽的住宅做“灵房”,表示死者的住房。将“灵牌”(写有死者姓名和称谓的木牌或相片),供在灵前的香案上。灵前左右两侧,陈放花圈和亲友送的挽联、挽幛,上贴白花。

入殓(装棺):有的将死者在堂屋摆放三天才入殓,防止死者一时假死,寄予复活的希望;有的当死者穿戴好后即可入殓。棺材通常是用六块或八块木料做成,呈船形。入殓前,在棺内铺草木灰、草纸,纸上铺松柏枝,枝上铺白布单。尸入棺后,以纸为枕,覆红布或红缎盖单,富家还要给死者戴金银玉器镯子或戒指。人殓后暂不掩盖封棺,棺呈灵堂,棺下点脚灯,昼夜长明。死者生前亲友瞻仰遗容。死者儿孙合家穿白衣白鞋,披麻戴孝,夜间守灵,女儿、媳妇早晚哭丧,亲友吊唁亡灵,孝子含泪“谢孝”。一日三餐,在灵前献肴献饭,设祭致奠。

    祭奠:死者装棺后,棺呈灵堂,子孙祭奠和亲友吊唁时,有司仪人以悲痛的语调念设灵文、朗诵悼念诗文。

    开方、做道场:普通人家只请阴阳先生开路,请和尚或道士做半天或一天开方道场,开坛申文,念几卷经了事。有钱人家则要做三天四夜以至七天七夜、九天十夜大道场,给前来吊唁者三尺白布孝帕,叫“开孝普”,纸扎金山、银山、青狮、白象、金童玉女、纸人纸马、水旱八仙、显道神(高丈余、四人抬)等纸扎数百件,“请水”时,执杖数百人绕亡者家房屋附近山寨一圈,宴客数百席。做道场分热、陈两种,死后就做称“热道场”,数年再做称“陈道场”。超度亡灵升天,有落气道场、十三道场、酬谢天地、血河拜塔、三上灵山、十殿轮回等多种。做道场时,有些家还请当地有功名的老爷“点主”,亡者原栗木牌位上的“主”字无点,老爷即在“王”字上加一点,并在牌位上点“天聪”、“地座”,表示亡者得到封赠。也有做“活道场”的。在做道场时,要设祭坛,除和尚念经外,要做“出堂三献”或“对灵三献”。备办三牲酒醴,献于死者灵前。有的还要“放河灯”(用纸叠虎或做成河灯,灯内置煮熟的面窝,窝中置油浸纸捻点燃放于溪河水中,顺水漂流,意为亡者在阴间水、旱路都明亮好走,亦是悼念亡者的一种形式)。孝男孝女在道场期中要向死者灵位三跪九叩,三奠爵,三献馔,坛上有念祭文、唱孝歌的长者,用极为悲伤的曲调念唱事前写好的诉说死者生平和功德的祭文,唱二十四孝,统称为唱丧葬歌。

发殡、埋葬: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出殡仪式,俗称“出丧”。出丧是整个丧仪的高潮,亲朋好友和家族都要送香烛纸钱,后来通行送花圈、挽幛。家庭富裕的亲属还要抬祭猪(即宰杀后,烫时项上留一撮毛,待丧家厨师“搬鬃”后的整体肥猪才能祭灵),敲锣打鼓到死者家看望死者和慰问死者家属,孝子要到门外迎接。出丧前要举行祭奠仪式,一般有封棺、迁柩、祭奠等几个程序。祭奠结束,接着是出丧。由孝子、鼓乐师、抬柩的“八仙”、送葬亲人等组成庞大的仪仗队伍(俗以队伍越大、孝子越多越荣耀),前面是孝子、花圈挽幛和鼓乐队,中间是灵柩,后面是送葬亲友,一路鞭炮轰鸣,锣鼓喧天,把死者送往坟地。

入墓、垒坟:灵柩入墓穴要经过阴阳先生择向口、拨字头、掩土、撒五谷等仪式,孝子坟前跪哭。葬井挖好后,要用芝麻秆、黄豆秆和草纸烧井,火灭后放棺,孝子背井而跪,阴阳先生在后面撒五谷、诵吉利话,子孙用后衣襟接谷,说接得越多,衣禄就越多。仪式直到掩土结束,坟墓垒成,才完全告以结束。但民国时期,有的人死后,说是犯凶,则不急于入土埋葬,要将装死者的棺材抬于荒丘空地为厝,以稻草覆棺,称为发“丧殡子”,待死者尸骸烂过才埋入土,这种露天丧,尸骸腐烂,臭气冲天,路人无不厌恶。大多数人都是死后即葬入土。孝子服丧期间,从死日算起,每隔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叫“烧七”。百日内,孝子不剃头,要蓄圆发搭(直径六七公分,父死留左边,母死留右边),烧百期时全剃。其后,满一、二、三周之际,称为“小祥”、“大祥”、“除服”之期,分别设祭吊唁。旧时丧葬风俗,建国后大多废止。只有孝子戴孝,或衣袖上佩带黑色布套,设灵祭奠和瞻仰遗容,开追悼会,致悼词,入土埋葬等风俗至今尚存。而在城市(镇)基本是改土葬为火葬。

建坟墓:旧时贫穷之家建坟墓只垒一土丘,砌几砣乱石。新坟要在春节前后加垒土石,但按阴历计当年没有立春节气的年则不给新坟加垒土石。中产之家用条石立墓盘碑。富户或官家修神主碑,有的内修石椁苑山、拱山,外修月亮碑,桃园三洞,四柱顶帽。建国后修碑基本废止,但而今部分人又兴起一些旧的丧葬仪式,少数人又开始建造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