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恩阳区突出红色文化 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来源: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日期:2022-09-15 12:01阅读量:792

9月1日,巴中市恩阳区玉山镇双凤小学开展了以“承红色基因 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活动,活动以回首百年路、感党恩、争做时代新人等环节热烈的开展着……恩阳区将红色文化引入校园、走入课堂、融入活动,让红色文化在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筑牢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

图片1.png

今年以来,恩阳区围绕品质塑魂、潜质赋能、体质强身、慧质筑基“四质工程”,对全区57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开展强基固本、榜样引领、教育赋能、正风铸魂“四大行动”,不断建强“红色堡垒”、点亮“红色烛光”、浸润“红色文化”、植入“红色基因”,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让红色精神、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目前,恩阳区已建立党员   

名师孵化室10个,创评“党员教师先锋示范岗”108个,培育巴山优秀教师30名,设置红色研学精品路线4条,培育“红心向党·精彩人生”“博士文化”等特色品牌12个,创建实践基地28个,开设益智课程24种。

红色研学让学生成长向善

恩阳红色古镇,红旗招展,红色标语、红色建筑等革命旧址随处可见,现存的县苏维埃各类行政机构达13处,俨然一座露天革命博物馆。

为更好的传承红色精神,恩阳区拓展恩阳红色研学活动,组织了50多名“红领巾”组成恩阳古镇红领巾讲解团。11岁的董明俊便是讲解团成员之一,只见他立于游客之中,将古镇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即使脸庞稚嫩,但眼神却充满坚定,也赢得了游客的赞许。

“恩阳古镇红色遗迹随处可见,墙上到处遍布着红军时刻标语。”董明俊向游客介绍道,恩阳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腹心地带,1933年至1935年期间,红四方面军在恩阳建立我们眼前的工农旅馆,就是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

据了解,恩阳区依托恩阳古镇红色教育资源,精心打造红色研学精品路线4条,以成立研学旅行协会、组建红领巾讲解团等方式,让全区所有学生都能倾听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加深学生对恩阳红色革命历史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红领巾”讲解给“红领巾”听,这种创新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据古镇管委会旅服中心主任廖立成讲,近年来,恩阳区让学生通过对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基地的实地参观,融入场景、深度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结合实地教学和情景解说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红色革命历史主题文化的了解,灌输正能量,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红色课堂让学生动手走心

2022年9月5日,在恩阳区第二小学教学楼走廊里看到两边的墙壁上,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红领巾心向党、我眼中的二十大、我的中国梦等活动的照片比比皆是,定期组织的爱党爱国主题黑板报,更是将爱党爱国教育科学植入的课堂教学。

据恩阳区第二小学校长曹海莹介绍,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打造沉浸式传承氛围,就是要把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珍惜粮食的优良品德种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润,生根发芽。同时科学制定课外劳动实践课程,通过闲置土地开垦成菜园子,让学生合作种植蔬菜,进一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挥洒汗水、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让孩子们感恩生活,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学校有自己的‘红领巾菜园’,从茄子、黄瓜、豇豆等10个品种蔬菜的播种、施肥到摘采,都由学校的学生亲手参与。”恩阳区第二小学教师吴杨妙子这样说到,开展“红领巾菜园”,这样既能让学生加深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也激发起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可将课堂里的红色知识转化为精神动力。

“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们既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懂得了用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在恩阳区第二小学校门处,几位家长用浅显直白的话语,聊着自家孩子的变化。

不仅如此,为拓展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恩阳区还创建了“花丛中学少年军校”等28个实践基地,通过打造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针对性强的劳动教育基地,培育学生兴趣特长。

红色导学让学生童心向党

南岳山烈士陵园位于恩阳区花丛镇,周边学校也时常通过瞻仰烈士陵园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

“革命先烈们无私无畏、无怨无悔,为了祖国的革命和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恩阳区花丛初级中学学生杨双菲在参观南岳山烈士陵园时激动地说,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光荣事迹,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伟大精神!

恩阳区实验中学初三学生杨朝显最喜欢弹奏《红星闪闪》这首歌,他认为其中的歌词正是党和国家日益强大的真实写照,更是不断鞭策学业的不竭动力。

恩阳区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红色文化教育开展“童心颂党”爱国主题红歌会,选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的光辉》等脍炙人口的红歌供幼儿学唱,唱响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让红歌得以相传,切实增强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

瞻仰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题红歌会等等,这只是恩阳区开展红色教育的一种形式,恩阳区还通过开展演讲比赛、红歌传唱活动,让同学们学习经典诗句,感悟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让红色文化在孩子们心田涓涓流淌,浸润心灵,涵养精神。

据了解,除现场参观教学、开展演讲比赛、红歌传唱等活动外,恩阳区组建“夕阳红”宣讲团,邀请老党员教师为青少年上爱国主义思政课30余堂,邀请退休党员教师参加“支部小课堂”,为青少年党员上党课40余堂,组织开展清明祭扫、红色书籍阅读、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100余场次,让红色文化在孩子们心田涓涓流淌,浸润心灵,涵养精神。

红色精神让学生全面发展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急险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仅有一座铁索桥能够经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战士必须夺取的泸定桥。”在恩阳区第四小学六年级二班的课堂上,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着红色革命故事,学生们聚精会神的聆听,仔细观察,只见不少学生悄悄的握紧了拳头。

“我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编程课程,正准备参加全省机器人大赛。”恩阳区第二小学学生周芊仲说,在革命初期,科技不发达给国家带来的困扰,让我深有感触,身为新时代少年,我们一定要尽己所能奋发有为。

“党建+云课堂”模式是恩阳区第二小学的特色课程,依托“慧质筑基”工程,以开设机器人、电脑编程、科学求真等特色课程的方式来塑造红色党建品牌,增强课堂教学生动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先后参加省、市级机器人竞赛活动,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因此获得巴中市机器人教育“试点学校”称号。

据介绍,恩阳区紧紧围绕红色精神为主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课上课下联动,构建多维度综合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故事、影视欣赏、情景讨论、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教学方法来增强红色精神教学的吸引力,并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促进红色精神内化,达到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