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晓晨到巴中调研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来源:地情信息科日期:2019-07-11 17:03阅读量:1008

在全党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7月8日至10日,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刘晓晨率调研组莅临巴中,专题调研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对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刘晓晨主任一行先后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恩阳古镇、巴中市史志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等实地调研,重点考察了巴中红色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发现状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考察中,刘晓晨指出:川陕苏区时期,巴中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这些遗址遗迹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数量多、品质高、分布广。巴中在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干部党性教育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刘晓晨强调:当年,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巴中劳苦大众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的党史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川陕苏区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充分释放红色资源的社会价值。

调研期间,举行了“巴中市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座谈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鹏飞主持座谈会。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区振兴办、大巴山干部学院、区县党史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共20余人参加座谈。相关部门围绕红色资源开发,从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建议意见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大家纷纷表示要从三个方面做好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围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多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二是加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地培养红色文化研究、红色文物管理、旅游开发等综合性人才,特别注重培养红色景区的解说员。三是加强保护开发。针对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加强对重要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使重要的文物、遗址、纪念地、名人故居、文献、建筑等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刘晓晨主任在听取相关汇报后,对巴中主动抓好红色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经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要求:一要始终坚持“党史姓党”的根本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保护、挖掘、开发、利用好党史资源以及有关文物资料,加强对川陕苏区历史的专题研究,挖掘时代价值,搞好资政服务。二要深入挖掘、整理、开发红色资源。要进一步总结、凝练巴中红色资源的内容和特色,深挖时代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着力打造好川陕苏区这张名片,让巴中的红色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三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革命纪念场馆讲解员的培训,通过他们的宣传宣讲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红色资源融入大众生活;通过开展传统教育和开设“微党课”,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实效;以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式项目为载体,提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效。四构建大党史格局。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深入挖掘川陕苏区历史的主流、主题、主线,在研究上做到再深入、再细致,把川陕苏区的重大历史贡献、重要历史地位研究透、宣传好,把川陕苏区的牌子打得更响、擦得更亮

11.jpg


13.jpg


14.jpg


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