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书面)

来源:史志网日期:2013-02-01 15:10阅读量:1215

    

——在巴中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巴中市财政局局长孙辉

2013年1月8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执行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圆满完成。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2012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0591万元,同比增长60%。其中:税收收入128703万元,增长41.79%;非税收入71888万元,增长96.1%。加上上划中央、省级各项收入,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351737万元,增长45.87%。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6.42%。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年初预算为833933万元,执行中调增847011万元(调增原因:一是上级财政增加返还性收入247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增加21218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增加561154万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35398万元等共计811212万元;二是上级转贷地方政府债券28600万元;三是各级财政动用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增加支出7199万元),支出预算相应变动为1680944万元。据快报统计,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679262万元,增长22.83%。其中:教育支出405650万元,增长88.38%;科学技术支出5185万元,增长26.31%;农林水事务支出253822万元,增长35.0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6760万元,增长57.36%。以上四项支出增幅均达到法律规定的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要求。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执行平衡情况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0591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等上级补助收入144730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28600万元,上年结余11508万元,调入资金4133万元,全年收入总计为1692140万元。收入总计减去当年支出167926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98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4000万元、调出资金1353万元,年终滚存结余为2543万元;扣除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项目结余1682万元,净结余861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77365万元,加上上级专项补助收入63488万元、上年结余7773万元、调入资金1353万元,基金收入总计449979万元,减去政府性基金支出441730万元,结余8249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5916万元,同比增长60%。其中:税收收入31314万元,增长33.75%;非税收入24602万元,增长110.22%。加上上划中央、省级各项收入,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109754万元,增长46.8%。市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23.54%。

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年初预算为123321万元,执行中调增92495万元(调增原因:一是上级补助收入与转移性支出相抵后市级财政增加收入76062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增加61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增加2281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及地震灾后恢复补助等增加52629万元;二是市级转贷地方政府债券10370万元;三是动用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增加支出6063万元),支出预算相应变动为215816万元。据快报统计,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4134万元,增长20.83%。其中:教育支出21685万元,增长116.24%;科学技术支出1018万元,增长72.84%;农林水事务支出12404万元,增长40.4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125万元,增长29.64%。以上四项支出增幅均达到法律规定的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要求。

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执行平衡情况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916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等上级补助收入50422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8000万元、调入资金2626万元、上年结余3437万元,收入总计为584203万元。收入总计减去当年支出21413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100万元、转移性支出364773万元(其中:返还性支出687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20971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4819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支出7630万元,调出资金516万元,年终结余2250万元,扣除结转下年使用的项目结余1682万元,净结余568万元。

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28503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9771万元、调入资金516万元、上年结余7558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56348万元,减去政府性基金支出227082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1017万元,结余8249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全市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均为快报统计数据,在决算审查与省财政结算后还将有变化,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关于2012年的财政工作

2012年,全市财政工作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服务大局,创新创造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夯实财源基础,推动财政收入上台阶

财源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安排项目前期经费1.28亿元,市级筹集项目征地拆迁和土地开发资金15.3亿元,科学调度财政资金18.4亿元,有力保障了交通、水利、城镇、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的立项、争取和实施;坚持扩大开放合作,安排招商引资经费0.69亿元,全市引资到位193.97亿元,加快了财源培育步伐;强化“银财”互动,加大金融奖励力度,鼓励增大信贷规模,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资源(资产、资本)经营成效明显。整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加大资产经营力度,全市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51亿元,增长1.8倍(市级8331万元,增长4.3倍);强化企业国有资本监管,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效筹措企业发展资金;大力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加快土地出让,实现收入35亿元(市级21亿元);拍卖城市广告位使用权和混凝土搅拌站特许经营权等政府无形资产实现收入0.68亿元,经营性财政得到体现。税收征管力度加大。积极开展税源调查,健全税收征管保障机制,深入开展“两清理两加强”工作,强化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重点纳税行业税收征管,促进税收收入较快增长。

(二)发挥引导作用,增强促进发展能力

新型工业化发展引导能力增强。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创新财政扶持方式,设立新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0.26亿元,争取上级企业技改等发展专项资金0.6亿元,支持现有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区30多户企业退城入园。新型城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大。按照“产城一体”要求,安排规划经费0.81亿元,完成“全域巴中”规划编制;强力推进“五创联动”,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投入专项资金10.3亿元,实施3889户棚户区改造,完成城区道路整治、风貌塑造、建筑立面打造等,推进巴城各项市政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和整合资金6.7亿元,加快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能力得到提升。现代农业促进机制不断创新。投入专项资金6.05亿元,引导社会投入4.5亿元,加快农村路、水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筹措现代农业、林业专项资金并带动社会投入共3.4亿元,支持公益林建设和“森林走廊”工程实施;兑现种粮直补、家电下乡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3.8亿元;整合项目资金1.88亿元,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大力实施以“巴山新居”为重点的“六大扶贫工程”,安排资金3.63亿元,整合资金13.43亿元,带动社会投入86.8亿元,建成聚居点743个、巴山新居4.86万户。

(三)增强保障能力,加快民生事业发展

教育事业发展投入力度加大。全市投入3.9亿元,完成“校安工程”、城区学校扩容、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等;落实“两免一补”资金5.1亿元,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1万人;筹集资金1.04亿元,资助4.9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资金1.9亿元,为31万农村学生兑现营养改善计划。文体科技计生事业加快发展。筹集资金0.95亿元,支持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保障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文化建设“村级五项经费”;投入资金0.36亿元,支持争取重大科技项目56项,加快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实资金0.34亿元,为3.5万农村享受对象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投入7.93亿元,满足34万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持310万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合)率均达96%以上,城乡居民住院费用报销封顶线均提高到10万元以上;筹集资金1.65亿元,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免费推进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安排资金0.25亿元,提高村卫生室财政补助标准,给2397个村卫生室配置空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筹集资金3.5亿元,满足34万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保障51万年满60周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推动城乡低保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困难农民和农村特困家庭,保障农村所有五保对象、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医疗救助4.2万人;安排资金0.13亿元(市级300万元),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就业促进成效明显。筹集资金0.86亿元,重点支持“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及富士康人力资源招募,开展被征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技能、创业培训2.8万人次。“安居工程”加快实施。统筹上级补助资金3.8亿元,自筹资金1.78亿元,鼓励引导企业、个人和信贷资金3.82亿元,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发放4120万元廉租住房租赁补助资金,让9400户享受对象受益。社会管理创新有效推进。筹集资金0.71亿元,支持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9亿元,保障政法部门办公和办案工作经费;落实资金0.68亿元,提高村(社区)组干部报酬和办公经费标准;安排资金0.38亿元(市级194万元),配置乡镇纪检室设施设备;补助资金0.12亿元(市级194万元),建成19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四)提升理财水平,推进财政管理创新

绩效管理有序推进。积极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单位项目经费安排挂钩机制,市财政重点评价项目46个,项目资金达1.13亿元。财政改革继续深化。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财政直接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加快“财税库银”联网建设,稳步推进公务卡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支持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培育产权市场。监督检查明显加强。全市财政评审项目1590个,送审金额148亿元,审减资金29亿元;实现政府采购额7.36亿元,节约资金0.84亿元;专项督查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及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化解资金6.47亿元,抽查扶贫资金1.58亿元,验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47个,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

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目前全市财政运行和财政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全市财政收入规模小,增量有限,可支配财力不足,难以满足公共事业及重点建设支出的刚性需求。二是财政支持发展压力较大。保障能力仍然较弱,支持发展资金规模较小,对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难以较好发挥。三是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财政改革需进一步深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需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关于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全市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270122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税收收入预算安排189577万元,非税收入预算安排80545万元。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预算增长12.5%。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0122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3308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97894万元、省财政预通知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7605万元,收入总计1018703万元,扣除上解上级支出188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3010万元,全市当年公共财政财力总额为1013807万元。根据《预算法》有关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规定,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相应安排为1013807万元,同比增长21.57%,主要支出项目是:教育支出232919万元,同比增长24.1%;科学技术支出2933万元,同比增长16.03%;农林水事务支出110785万元,同比增长26.1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446万元,同比增长26.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8672万元,同比增长13.45%;医疗卫生支出122474万元,同比增长18.73%。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为273304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45915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9868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730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2790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86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70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和收入对口安排支出的原则,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45万元,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273449万元。

全市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是根据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收支政策及相关要求代编的。待各级预算编制完成并经同级人代会批准后,再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二)市级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75431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税收收入预算49202万元,非税收入预算26229万元。市级财政经常性收入预算增长13.59%。

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431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1737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48493万元、省财政预通知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8192万元,收入总计379488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8551万元,上级补助安排转移性支出231764万元(其中:返还性支出686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18853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36368万元),本级财力补助巴州区支出3783万元(补助下级支出合计6832万元,其中补助扩权县3049万元因财政体制调整列入市本级支出),市级公共财政财力总额为152492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相应安排为152492万元,其中:教育支出10961万元,同比增长18.36%;科学技术支出653万元,同比增长24.62%;农林水事务支出8574万元,同比增长17.1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368万元,同比增长21.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804万元,同比增长43.65%;医疗卫生支出11169万元,同比增长23.65%(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项目安排情况见附件)。

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为136571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收入1288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950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86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收入700万元。按照基金收入收支平衡和对口安排支出的原则,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2万元,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136583万元。

以上市级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同时,市级85个部门2013年的预算已报送大会,请一并审查。

四、关于2013年的财政工作

2013年,全市财政工作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培植财源、做大财力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增强保障能力,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理财绩效,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创新创造,加快构建“四型”财政,积极为“两地两区一中心”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一)深入实施“两化”互动战略,加快财源培育

加快培育工业经济。落实招商引资财税优惠政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创新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投入机制,建立扶持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大企业发展,促进大项目建设,加大品牌创新、出口创汇、利税增长大户的奖励力度。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整合各类资金,加大产业园区道路、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投入。积极鼓励城区企业“退城入园”,促进“退城入园”企业加速成为骨干财源企业。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加大城市规划经费投入,确保各项规划制定顺利推进。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投入四级城镇体系建设。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支持老城区改造。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城市管理投入。统筹使用各类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建设。支持重点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旅游资源整合促销和旅游商品开发,支持商贸物流园区、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积极开展财政经营。整合行政事业单位办公业务用房,拿出更多资产开展经营。加强企业国有资本监管,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面清理存量国有土地,盘活乡镇闲置土地,有序推向市场;推进城市功能调整和完善,提高土地收益。加强政府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经营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创新项目资金扶持企业方式,探索建立“三改”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入推进“银财”互动。加大对金融机构及监管机构奖励力度,支持建立农村金融担保机构,促进金融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盘活各类优质资产,支持现有投融资平台发展壮大。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促进产权资本有序自由流转。

(二)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

强力推进项目工作。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大交通、水利、城镇及社会事业发展等项目储备、立项、申报经费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多渠道筹集和合理调度财政资金,确保政府性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加大开放合作投入,创新财税优惠政策,积极支持从市场找项目、引项目,保障重点引资项目及早“落地”和健康发展。积极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创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市为契机,切实保障现代农业规划编制、项目库建设工作经费,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特色品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实施农村“六大扶贫工程”和连片扶贫开发,加快推进以“巴山新居”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城镇蔬菜自给率。深入开展“五创联动”。认真落实生态、环保、林业、卫生、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政策,加大“五创”规划编制经费投入,支持推进“五创”重点工程建设、重点项目实施、重点领域整治,全面加强社会建设。

(三)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促进民生改善

千方百计统筹财力办实事、解难事。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教育项目,加快推进学校危旧房改造和校园周边地质灾害排险。优化校点布局,促进资源向乡镇、向农村倾斜,解决城区学校“超大班”问题。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和校舍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模式。支持申报市职业技术学院和市级部分学校改扩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快乡镇(街道)、村社(社区)文体阵地建设。提升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支持“米仓古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文化产业园建设和文化精品创作。加大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投入。支持提升广播电视等媒体舆论宣传引导功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学、研“校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投入力度,支持实施重点科技项目支撑、创新主体培育、种业创新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重大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采供血等公共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项目投入。支持实施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及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投入机制。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大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和卫生执法监督投入。推进平昌县人民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切实保障城乡困难家庭最低基本生活。支持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并轨保障机制,鼓励引导农民向场镇、聚居点转移。对口支持城市新区、产业园区引资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和员工招募,实施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政策促进就业。拓宽筹资渠道,加快保障性住房和征地拆迁还房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支持城市社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强化政法基本保障。支持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大食品安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等投入。支持驻巴部队建设。

(四)不断创新财政管理机制,提高理财水平

坚持厉行节约。强化预算约束,严肃财经纪律,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重点加强招商引资、参加各类博览会、洽谈会及市内举办大型活动、召开大型会议经费的管理。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实现县(区)、乡镇全覆盖。提高支出绩效。推进绩效预算改革,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单位项目经费安排挂钩机制。加强监督管理。不断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及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长效机制,强化财务会计、投资评审、政府采购、“大平台”等日常监管手段,重点加强涉农、惠民、国债等专项资金和采用BOT等市场方式实施的政府性投资项目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各位代表,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关键之年,圆满完成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苦干实干,创新创造,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名词解释

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指除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外,地方政府可统筹安排使用的财政收入,包括各项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专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事业收费、罚没收入、其他收入等。

2.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根据现行中央与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包括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上划中央及省各项税收收入、非税收入。

3.上划中央“两税”返还收入:指从1994年开始按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原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值税75%部分和消费税100%由地方财政收入上划为中央级财政收入。

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指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统筹安排的支出。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等。

5.财政经常性收入:指政府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身份取得的、每个财政年度都能连续不断、稳定征缴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含城市维护建设税、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及其他非正常收入等);二是中央、省核定的增值税及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收入;三是中央、省通过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

6.上年结转项目:指在上一预算年度内项目未全部完工或支出计划未实施,不能在当年实现支出而需在下一年度继续安排的项目。

7.转移支付: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为主的转移支付制度。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结算补助等,地方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

8.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省级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财政部代理发行的可流通记账式债券,并由省财政转贷给地方政府作为债券收入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9.上级预通知转移支付补助:按上级财政规定,为促进财政预算的完整性,上级财政将下一财政年度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专项财力)、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数提前预通知下级财政,下级财政应将上级财政提前预通知的转移支付补助全额编入本级预算,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10.两清理两加强:清理财源税源、清理漏税欠税、加强征收管理、加强目标考核。

11.“四型”财政:公共服务型、发展引导型、民生保障型、和谐稳定型财政。

12.“三改”机制:改无偿为有偿、改一次性投入为滚动使用、改资金投入为资本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