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史志网 日期:2012-08-28 09:57 阅读量:1078
“农超对接”就是种菜农户和商家签订订单合同,由种植蔬菜的农户向蔬果超市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通过这种模式,既减少了中间环节,让市民随时可吃上放心新鲜蔬菜,又确保了菜农增收致富,从而实现了商家、农民、消费者三方共赢。
今年来,南江县依托丰富的蔬菜资源和企业基础,大力培育集运输配送、储藏保鲜和加工流通为一体的蔬菜物流龙头企业,积极支持物流公司等流通企业向蔬菜流通市场发展,有效调节蔬菜产出旺季与淡季、外地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的关系,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农超对接”的措施,通过商务、农业部门搭建对接平台,组织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参与,积极推动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的产销链条,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参与的三方合作。
从田间地头直接进入超市,这个办法不仅直接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还能有效避免“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现象。石光村村民李兴兰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自己单家独户拉出去卖菜,市场窄、需求量小,一年最多卖千多元,人还累得不成样。今年我种了一分多地番茄,通过‘农超对接’,一年至少可卖4至5千元钱。”
从“农超对接”中尝到甜头的不只是农户,超市同样尝到了甜头。在南江县城“妈妈果蔬便民超市”里,人头攒动,记者看到市民们正在争相挑选鲜嫩实惠的蔬菜。“超市的蔬菜新鲜、价格又便宜,而且还有质量保障。”家住朝阳新街的居民王菊华在超市内一边挑选黄瓜,一边笑着说。
据蔬果超市负责人何洁介绍,该超市销售的蔬菜80%来自南江本地,由超市直接从田间地头购入。“自从参与‘农超对接’后,超市蔬菜更新鲜了,品种也更齐全了,人流量更大了,营业额提升了,口碑也更好了,无形中提升了超市的竞争力。”何洁对记者说,实行“农超对接”后,超市需要什么,农户就种植什么,这样避免了农户盲目种植而导致蔬菜卖不出去的问题。
据了解,截至目前,南江县共有“妈妈果蔬便民超市”等10家超市与10个蔬菜供应基地实现“农超对接”,基地占地17.5万亩,主要品种以蔬菜、水果为主。
“‘农超对接’模式很好,从目前情况看,这种模式的确实现了超市、农户、消费者的共赢,但其中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探索和不断完善。”南江县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上一篇: 李映出席全市统筹城乡交通运输发展工作研讨会
- 下一篇: 通江以全域理念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