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巴中建地设市二十周年

来源:史志网日期:2013-10-28 15:26阅读量:2128

     今天,是巴中建地设市二十周年的日子。经国务院批准,二十年前的十月二十八日,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县组建成立巴中地区挂牌,巴中从此开启新的历史时期。2000年撤地设市,巴中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如今,二十年倏忽而去,巴中在新时期、新阶段,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实践,赢得了全市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累累硕果。

    回顾建地设市二十年漫长历程,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发展主线,无不坚定执著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而这条主线就是二十年间扶贫攻坚留下的清晰轨迹,这个既定的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巴中历届党委、政府无不以扶贫攻坚为己任统揽工作全局,在历史车轮奔向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我们已经站在新的更高起点向着最后的贫困冲锋。

    二十年间,为了这条主线能够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我们自始至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自始至终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上位支持和社会各界帮扶,自始至终充分动员和发挥全市人民聪明才智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自始至终围绕着发展主线行走,才汇聚成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滚滚洪流,奔向即将到来必将到来的全面小康时代。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以后的近三年间,我们以“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为总体战略,以“全域巴中”理念为工作总揽,以“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为抓手,以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为阶段性奋斗目标,奋力推进同步全面小康建设。三年间,我们以大开发、大建设促大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着力首位城市首位度提升,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用以解决“以城带乡、以工哺农”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大力推进以“巴山新居”建设为“抓手”的新农村建设,用以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扶贫开发、扶贫攻坚问题;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着力解决工业不强、产业不兴、城市不发达问题;我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五创联动”,着力解决软、硬环境不优的问题;我们凭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大力的支持,加上自身努力,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解决让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问题……,众多事实证明,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三年是巴中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果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三年,是打基础、利长远最扎实的三年,根本在于我们找到了解决贫困地区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路径和支撑,确立了既符合中央、省委指示精神又切合巴中客观实际的发展战略,也有赖于巴中二十年来的发展积累,有赖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艰苦奋斗。

    二十年艰难爬涉,二十年成就斐然。二十年间,巴中从沉默走向昂扬、从爬涉走向腾飞、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边缘走向前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关怀,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是巴中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努力、艰苦奉献的结果。市委要求我们,在享受加快发展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还需要冷静研判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尽管我们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巴中底子薄、基础差、欠发达,以及人民群众还不富裕的基本市情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我们还处在推车上坎、攻坚突破的关键时期,容不得丝毫自满与懈怠。党的十八大吹响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军号,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三届六次全会遵照中央总体部署,全省、全市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向着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奋勇前进,这既是巨大压力,更是巨大动力和战略机遇,巴中必将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同步全面小康建设新的篇章。

 

巴中建地设市二十周年述评

 

    今天是巴中建地设市二十周年的日子,全市各地沉浸在祥和欢快的气氛之中,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正加油鼓劲、推车上坎、攻坚克难,满怀信心地迈步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大道上。同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首过去二十年的光辉历程,更加豪情满怀。

扶贫开发,一条贯穿始终的发展主线

    1993年10月28日,新建的巴中地区挂牌成立。一位老领导说:“建区之初,我们来巴中时,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发现那时的巴中贫困程度之深、贫困面之广,令人非常震惊!”、“从在巴中工作这些年的感受来看,我们共产党人要干成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一是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二是要紧紧抓住扶贫攻坚这项统揽全局的工作,三是要有一种干劲,四是要有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最后才会出现一种新气象……”

    资料显示,1993年的巴中地区,全区户籍总人口310万,贫困人口竟然占60%,即180多万,此为“民穷”。建区之初,地区本级财政为零、工业为零,通江、南江为国家级贫困县,巴中市(县级)、平昌县为省级贫困县,四县(区)财政总收入不足1亿元,此为“政府穷”。何为“民穷”?一位老领导说,那时的巴中农村,随处可见茅草屋、土坯房,甚至还有人长年住岩洞、石窟。何为“政府穷”?那时的巴中城建成区面积不到7平方公里,人口不足9万人,来自各个地方的地委、行署及各职能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吃的是大锅饭,住的是青瓦房,更谈不上工作或生活补助一类的福利。

    三年以后,巴中创立了有名的“巴中经验”。“巴中经验”的主要内容是“扶贫开发”的经验。后来,在“巴中经验”的基础上又提炼出“巴中精神”。“巴中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是“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在巴中大地的发扬光大。

    如果把二十年扶贫开发、扶贫攻坚历程看成一场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战役,那么从1993年建区到2000年设市的7年时间可看成“战略防御”阶段,2000年到2010年底的10年可看成“战略相持”阶段,2011年初真正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前7年,从全国扶贫开发总体态势上看,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但就巴中而言,整场战役才刚刚开始,“贫困”作为人类最大的“敌人”在巴中大地上正恣意妄为着。时值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巴中抢抓机遇,有效阻止了贫困势头的蔓延。到1998年国家宣布中国已整体进入物质相对过剩、经济运行进入“买方市场”的时候,大部分巴中人已有了盼头和希望。

    2000年,巴中撤地设市,赶上了两件重大事情的发生。一是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加在农民身上长达2600年的“皇粮国税”从此一去不复返。这一方面反映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向好,整体进入“以城带乡、以工哺农”阶段,另一方面是带给巴中扶贫开发、扶贫攻坚事业巨大红利,大大激发了地方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二是2001年和2004年,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两次视察巴中并把通江县作为他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联系点,最具体的是解决“四难”问题。巴中的扶贫开发和扶贫攻坚事业由此进入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在于强调继续缩小贫困面、继续实施扶贫攻坚、继续加大返贫防范力度、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层次。那一年,国家公布的贫困线标准是1100元,已经不是“八七”扶贫攻坚时期的680元可以同日而语的了。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是巴中扶贫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的十年,但从总体上看,巴中的扶贫攻坚还处在“战略相持”阶段。通过“战略相持”,我们进一步削弱了“贫困”这个强大“敌人”的力量,进一步巩固了扶贫开发和扶贫攻坚成果。力量此消彼长,巴中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出现整体向好局面,即使“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08年世界范围的“金融风暴”也没能撼动我们这种好的局面。

    2007年,国家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在通江试点实施,以通江北部高山区的空山、诺水河以及两河口等两乡一镇16个村为项目实施区,带动周边乡镇25个村快速发展。推进“连片开发”是中国扶贫事业史上一件大事,既标志着国家扶贫开发理念和思路的转型和升级,也标志着国家整体实力大幅提升,以城带乡、以工哺农能力更加强大。

    进入2011年,巴中的扶贫开发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统筹城乡”、“全域巴中”扶贫开发理念进入公众视野。与“连片开发”相比,“统筹城乡”、“全域巴中”属于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用更多手段进行的扶贫开发及扶贫攻坚模式。前者属于战役层面,后者属于战略层面。也就是说,在“统筹城乡”、“全域巴中”战略区内,包含若干个“连片开发”战役并通过若干个“连片开发”战役成果达成“统筹城乡”、“全域巴中”的战略目标。这其中又以“巴山新居”建设为“抓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最具特色,它通过综合解决扶贫开发、扶贫攻坚和其他“三农”问题达到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日前在巴中视察调研时对此模式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因此,这种模式和做法就是巴中在扶贫攻坚“战略反攻”阶段最主要的攻坚利器,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抓出成效、抓出全面小康时代的到来。

基础设施建设, 贫困地区奔小康的主要 “抓手”

    在1993年成立地区以后就一直在市区工作的一位老干部在感慨巴中二十年沧桑巨变时,尤其认同巴中最近三年的巨大变化。他说,二十年来,历届党委、政府特别是第三届市委、市政府,一直都把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扶贫攻坚的“大决战”,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个根本,这条路子是完全正确的。其实,分析巴中深度贫困的根本原因,不是巴中人懒惰,不是巴中人不聪明,不是巴中人不思上进,不是巴中各级党政和广大干部不积极进取,关键在于我们所面对的恶劣自然环境和落后区位条件,大大制约了巴中的发展进程。因此,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狠抓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就成为历届党委、政府不能也不敢稍有懈怠的重点工作。如果把巴中二十年发展看成是以扶贫开发、扶贫攻坚为总揽全局的一个历程的话,基础设施建设的脉络轨迹就一定是这个总揽的主战场和重头戏,或者说,巴中扶贫开发、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巴中1993年成立地区,地委、行署在研判巴中基本市情的时候,时常提到巴中所面临的巨大“区位劣势”,一般的说法是:巴中距成都400多公里、距重庆450多公里、距西安500多公里——我们处在三大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这与我们现在的提法“我们处在三大中心城市的几何中心”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前者意味着“区位劣势”,后者展示了“区位优势”。以“区位优势”颠覆“区位劣势”,主要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持续不断地强抓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大规模交通建设,就不能打破“区位劣势”的瓶颈制约,那么,巴中的“区位劣势”就只能是劣势,巴中的扶贫开发和扶贫攻坚就只能是治标而丢本,重枝叶而轻根基。

    资料显示,1993年成立巴中地区的时候,巴中的基础设施条件之差,几乎达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高速公路,没有一寸;铁路,只短短地通到乐坝,而且还是简陋的战备路、断头路;境内道路,无论省道、县道,除了14公里城市过境柏油路、水泥路外,全部是泥结碎石路面;此外,还有70%以上的乡镇不通公路或通而不畅,80%以上的行政村没有公路或只有机耕道。水利:80%以上的塘、库、堰年久失修,病害和损毁严重;农村人均工程有效用水拥有量不足100立方米。能源:电力除巴城外只有地方电网,装机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工商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煤炭只有散布在南江、通江的几十个小煤窑给予当地有限提供;管道天然气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通讯:到1997年,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摇把子电话,偶尔有人使用“大哥大”、“二哥大”,但巨额的初装费和难得的配额,以及高昂的月供双向消费额令人望而止步,有个单位领导班子因为买了BP机而受了处分,而今已经成为笑谈……

    “狠抓基础、快上工业、活跃商贸、开发旅游”是巴中地区成立之初地委、行署提出的推进巴中发展总定位。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被放在首位,再其中,交通建设又被放在首位,最主要的代表是举全市(县级,原巴中县)之力打通境内68公里唐(成都唐家寺)巴(中)公路,同时开工了县区之间干环线公路改建。唐巴公路建设是巴中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在那个时代,从全国整体态势上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告别计划经济时代的群众运动和人海战术,代之而起的是专业工程队伍的市场化运作,但巴中不行,贫穷的政府财政和迫切改变生存生产环境的愿望,决定了只有采取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形式,打通巴中这条在当时看来是几乎可以称为生命线的交通大动脉。那个时代的确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巴中市(县级,原巴中县)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施工队,分段包干,按期按质完成工程进度和质量。人们在工地上安营扎寨,有的几乎全家投工投劳,风餐露宿、经年战斗在工地上。从巴城到下八庙的近60公里工地上,高峰期时驻扎着近五万修路民工,昼夜奋战,肩挑背磨。唐巴路建设以后,巴中又掀起过多轮交通大会战。2006年以后,以高速路、铁路建设为目标的旨在进一步打通巴中大通道、提升巴中融入全省、全国经济大循环能力的“大交通”概念全面进入巴中人视野,由此极大地缩短了巴中与发达地区的发展落差。

    2011年,市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后,巴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更加空前。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战略统领下,一大批大型骨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或建成。其中又以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项目、城市高等级道路项目以及以红鱼洞水库为代表的大型水利建设等项目最为瞩目。特别是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和实施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重大发展战略以来,以构建交通建设新枢纽为目标的高速公路大通道的大决战,以及巴广、巴达铁路建设和通往重庆、成都、西安铁路和机场建设规划,巴中交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大突破,融入了大网络。同时,实现乡村道路全覆盖,畅通了内循环。到2012年,全市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17.45亿元,是“十一五”交通投资总和的1.5倍,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5%,占全省交通建设投资的10%。

    与交通建设同步,以解决群众“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看病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新概念,引领了新行动。巴中在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普及义务教育、发展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各个领域,也实现了大踏步前进,巴中经济社会出现全面快速发展的大好势头。

统筹城乡, 以大开放、 大建设促进大发展

    在巴中的老干部群体中,不少都是在自己壮年时代接受组织安排来到艰苦的巴中工作,还有一部分是本地和各县区成长起来的。他们共同见证了巴中二十年的巨大变化,尤其对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变化感到惊讶和钦佩——

    “巴中的二十年,就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就是大开放、大发展的二十年。但在巴中这二十年中,又以2011年以来的这三年所取得的成果最大、成就最辉煌。核心原因在于有一个‘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总体战略作指导,有一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作支撑,有一种全国、全省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齐心协力、忘我奋斗的良好氛围……”“巴中的二十年,就是一部从沉默走向昂扬、从跋涉走向腾飞、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的历史。”

    建区之初,巴中主城区建成区面积大约7平方公里,常驻户籍人口大约9万,江北新区建设随即摆上议事日程。江北大道究竟该建成40米宽还是60米宽,当时是有分歧的。认为应该建成40米宽的同志主要从节约用地角度考虑,认为应该修成60米宽的同志主要从城市发展角度考虑。看起来,这只是一场数字之争,但究其实质,却是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具有前瞻性的考量。

    把主城区的江北大道与通江县城的诺江大道,以及恩阳古镇的大街放到一起来比对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恩阳古镇大街,成型于农耕文明时代,因此,所谓“大街”,其实就是一条条打着深刻农耕文化印记的小巷;诺江大道主要成型于改革开放前后,在那时的人的观念意识中,根本没有“汽车时代”、“信息时代”的概念,更多地与农耕文化息息相连,因而所谓“诺江大道”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也只能成为一条不得不采取强制性交通单行管制的“大道”而已。倘若在1993年的巴中,人们在规划设计江北大道的时候还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浩浩荡荡的城市化大潮的话,那实在是因为很不开放的观念在作梗。总体看,我们在承认巴中基础薄、条件差、区位劣势明显的客观原因是导致巴中贫困的前提下,还必须反省人的观念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的巨大,不得不承认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封闭保守的盆地意识是阻碍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最大思想因素。巴中实在需要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而这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载体,又绝对不能搞成那种空对空的说教。契机来自于市第三次党代会,成效来自于其后的三年大发展:我们以“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作为“抓手”,以一个个落地生根的大项目为载体来强力推进大工业、大建设,进而促进大开放、大发展,再进而催生出巴中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人心和开花结果。

    时至今日,当“巴山新居”的全新面貌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当“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的“四级城镇体系”雏形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当央企和大型民营企业带着极大热情、带着巨资入驻巴中的时候,当成群结队的操着各式各样地方口音的企业家和游客涌入巴中大街小巷和旅游景区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巴中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具活力与魅力的时代,因而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切应该归结到推进“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战略上来。没有这样的战略作指导,我们的“大交通”即便成型,带给巴中的,有可能是“过路经济”的后果;我们即使获得再多的国家转移支付资金,我们的城市可能还是城市、农村可能还是农村,城乡分割发展、互不相通相连的局面还将继续。

    二十年艰苦奋斗,二十年成就斐然。“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是应时而生的拥有广泛群众基础和政策内涵的发展战略,是巴中建地设市二十年来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的必然选择,是巴中努力追赶先进发达地区并最终实现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强大动力和思想武器,对于全市现在和今后工作具有全局性深远指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巴中“从沉默走向昂扬、从跋涉走向腾飞、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既是必然的历史,也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