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红色医生苟寿南

来源:罗之聪 毛智慧日期:2021-04-06 09:17阅读量:3274

 巴中红色医生苟寿南

罗之聪  毛智慧

 

苟寿南长期蛰伏于巴中,从事隐蔽战线工作,是党在巴中开展革命斗争的耳目和神经,是巴中早期党组织的创建人和革命活动者,是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川北地下党的交通员和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使巴中成为川北地下党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苟寿南既是白衣战士,又是共产党员,虽身处险恶环境,却始终保持一颗红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对巴中革命事业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迎接红军解放巴城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和国内常态防控之时,撰文缅怀苟寿南坚守初心的为民情怀和治病救人的职业操守,弘扬传承他对党忠诚、善于斗争、无私奉献、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QQ图片20210406090033.jpg

苟寿南同志(画像)


一、命运多舛的有志之士

早年的遭遇和经历,磨练了苟寿南的意志。保宁学医期间,他接触到新知识、新文化,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逐渐认识到仅靠治病救人是不够的,还要改造旧社会,由此,开启了革命的一生。

(一)丧母陨妻,保宁学医。苟寿南祖籍四川省川北道保宁府(阆中)巴州县(巴中)三江口苟家坝,祖父因受人欺压,迁到巴中城郊中坝,置20余背田地为生。苟寿南生于1885年,不满一岁时,母亲杨氏病逝,父亲苟尊三续娶。苟寿南自幼天资聪颖,读过私塾,后迫于家庭负担而停学,随父亲务农习武。18岁时娶妻李氏,得子苟在药,后因家庭矛盾妻子辞世。苟寿南在青少年时期,就饱尝生活之艰辛,社会之黑暗。

十九世纪末,基督教在巴城开设福音堂,英国杜牧师来巴传教,苟尊三因信奉耶稣与之相识。1910年,托杜牧师介绍苟寿南到府城保宁英国人开办的仁济医院当小工。他勤劳好学,待人诚恳,热情能干,在医院结识了不少朋友;在朋友帮助下,他到病房做护理;白天做工,见机请教,晚间学习,钻研医学,学会了打针、敷药等技术。后来,被一外科医生收作徒弟,学会了取生、注射、割疮、接骨等外科手术

(二)思想熏陶,回乡行医。1913年,苟寿南回乡与张玉英结婚,将家安在巴城万寿宫。婚后不久,他返回医院,学习药剂和药物研制等技术,在制剂配方室,操作实践长达四年。为学到先进医疗技术,他自学英语,经不懈努力,掌握了医学药名和阅读外文医书的能力。在药物配剂和研制上,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实践,他的医术进步很大。保宁学医期间,他懂得耶稣不能解除人们的痛苦,医药也只能医治人们肉体上的疾病,但不能消除造成痛苦的社会根源;业余之时,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结交了一些仁人志士,受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埋下了火种。

五四运动思潮的激荡,给苟寿南很大的启发,他决定回乡行医制药,拯救万民。1920年,苟寿南回到巴城,居住李家祠堂,以行医维持生活。他治病救人,出入相友,以解除百姓病痛为宗旨。不久,租赁肖家巷杨家街房,开办寿南医院,制定宗旨:有钱人来治病、无钱人来也要治病;有钱人多收费,无钱人不收费。因此,深受穷人欢迎。当时,巴中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苟寿南从社会现实中看到,行医卖药、济贫扶困,无法从根本上解救劳苦大众。

(三)往返巴渝,寻求革命。1923年,为寻求光明,他以行医为职业,前往上海,在此得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了解到党的一些主张,由此萌生了革命念头,可没能找到党组织。随后,他顺长江下重庆,此时,山城革命形势发展迅猛,给苟寿南极大震撼。返乡途中的所见所感,让他懂得只有投身革命,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才能挽救民族危亡,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由渝返巴后,他积极声援巴中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在先进青年知识分子赖虚实任校长的巴中中学,贴出打倒军阀,反对苛捐杂税等标语,引起巴中当局的注意,其行动受到了监视。此时,在驻巴部队当武术教练的父亲,获得将抓捕苟寿南的消息后,迅速让儿子转移。1924年春,为避免被抓捕,他以购药为名赴渝。此时,重庆革命如火如荼。他在革命活动中结识了一批有志之士,备受教育和鼓舞,决心投身大革命洪流,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升华。后经吴玉章推荐,以苟仁活之名,参加了国民党;党的重庆地委成立后,转为中共党员。此时,苟寿南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国民党党员。

QQ图片20210406090041.jpg

活仁药房

1925年冬,因杨家街房退佃,为方便联系群众,了解巴中上层内幕,苟寿南将寿南医院迁至衙门口,更名为活仁药房,由妻子经营,活仁是苟寿南从事地下工作的代号。经营有节余后,妻子背着他在巴中庆丰泰商号借款,加上私房钱,便在苟家湾购买了50背田地及店子。1926年,党派遣吴世敏随苟寿南一道返巴。得知妻子购买田地,竭力反对,欲售此田,但无人购买,便将一部分田地交给无地农民魏先良等耕种,不收地租。大部分田地,交给贫民魏兴中等代耕,除去开支外,余下的谷物,装仓保存,以便在青黄不接时,接济断炊的贫民。此举,使苟寿南成为兴文一带农民的知心人,为巴中农民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川北农运的先锋模范

苟寿南来自农民,了解农民,他以医生为职业,做党联系群众的工作,以兴文落地门神店子为支点,建立党和社团组织,在川北率先举起农会大旗,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一)授命回乡,传播马列。1925年前后,巴中连遭水旱灾害,庄稼颗粒无收,饥荒遍野,疫病肆虐,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为拯救更多的生命,苟寿南积极寻找治疗方法,研制新药,提炼官药,自制出第一好”“海丁晶”“自然亡”“戒烟丸10余种成品药,带回家乡,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当时,巴中为田颂尧防区,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烟苗边野,广大群众苦不堪言。因此,革命思潮在巴中蔓延开来。

苟寿南还活仁药房定下规则,要经常开门,不论是否有钱,病人都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并送医送药到病人家。当时,这既是一家中西医药店,也是党在巴中的联络点,吴世敏对外称药剂员,实则携手开展党的地下工作。自此,活仁药房担负起双重任务,一面行医为民治病,一面秘密开展革命活动。苟寿南利用行医治病之便,以卖药为掩护,进行地下活动。由于苟寿南以解除病人疾苦为宗旨,穷人看病时免费治疗,还节衣缩食帮助穷人。因此,得到巴城及周边百姓的普遍认可。

因与保宁辅仁书社有往来,苟寿南便与张诗州在巴城开设辅仁书社,发行《朝曦》《创造》等书刊,推售《共产党宣言》《语丝》等读物,宣传革命思想,与姚希夷等有志青年,研究马列主义,将之办成宣传马列的阵地。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革命宣传,苟寿南与赖虚实取得联系,介绍自己回乡的任务,被聘为巴中中学体育教官,利用上课之便,宣讲革命道理,对学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启迪。在苟寿南的引导下,从1926年秋至1928年冬,巴城爆发了三次反军阀的学生运动。

(二)建立组织,开展农运。1927年初,杨公等派许湘聆回乡与苟寿南等筹建国民党巴中县党部。2月,县党部筹委建立,内设农委,由苟寿南负责。苟寿南坚持应多培养农运的专门人才,普遍到农村中去的指示,利用他在落地门神的店子作为据点,与张诗州等到巴中县东北一带发动穷人闹革命。苟寿南借行医之便,发动旧交,联络贫民40余人参加农会。2月下旬某晚,在魏家沟观音庙,召开农民协会成立大会,由苟寿南主持,报名参会人员在农会的旗帜下吃雄鸡血酒,宣誓将革命进行到底。自此,川北第一面农会大旗竖立起来。在魏家沟,苟寿南依靠魏兴中等,发动周边的贫民抗捐,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与王美一、张永开等建立农会,打土豪地主,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农民纷纷参会。接着,又到清江昆山寨、铁炉沟、龙门沟等地,发动千余农民入会。为培训农运骨干,在魏家沟创办夜校,苟寿南编写读本、吴世敏授课,内容多为倾诉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痛苦,费用全是他承担;会员经过夜校培训,斗志高昂,从中发展农民魏兴中、苟某以及川军营长张栋成等为共产党员,成立中共苟家湾支部。苟寿南发动民众打烂官轿、进城抗捐,迫使县知事宣布减免捐税。

4月底,为悼念三三一惨案死难烈士,声讨刘湘屠杀革命者的罪行,苟寿南动员2000多名农民在清江集会,举行反蒋抗捐示威大游行,把郭沫若《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小册子印制成册在会场散发;事后,参会农民越来越多,抗捐斗争不断深入,被田颂尧定为川北第一大党案。团总苟元勋以倡党阻捐罪名控告农会,以赤化为名,出动军警抓人,查封县筹委会,逮捕农会骨干20余人,苟寿南遭到通缉,被迫离城,吴世敏被迫撤离巴中,魏兴中在转移通江途中染病去世,苟家湾党支部也无形解体。从此,历时半年的巴中农民运动,虽遭到敌人的镇压,但在广大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三)转变策略,继续斗争。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暂转低潮,但只要革命火种不熄,燎原之火必将燃起。苟寿南与国民党及其追随者许湘聆、王远禄、李子尤之流彻底决裂后,潜到佛楼一带活动,与共产党员邓江镇合编《灯笼火把报》《一声雷》等报刊,晚间散发巴中各地。动用各方面力量营救战友,被捕同志先后获释。父亲也打通驻军和县衙关节,解除了对他的通缉令,于1928年底,苟寿南返回巴城。他并未因此退缩,而是改变策略,继续以行医治病的身份和送药下乡的机会,深入农村活动;苟寿南几经努力,在巴城成立中共巴中县支部,发动贫民吃大户;虽然在当时影响有限,但为唤醒巴山人民,跟地主豪绅作斗争贡献力量。此后四年间,每逢灾荒,他都将自己的存粮,无息或无偿地借给农民度荒。

三、川陕苏区的地下交通

川陕时期,苟寿南因革命需要,几经周折,负重前行,往返于苏区白区之间,周旋社会各界,为党提供情报信息,顺利完成党所赋予的任务。

(一)动员群众,迎接红军。1932年底,红军即将进入巴中境内。支部安排刘秀贞(党员)等四位姑娘绣起了党旗。此时,驻守巴城之敌日夜不安,对来往行人盘查格外严格。苟寿南到兴文等地找农会会员和农运骨干,向百姓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他要求大家说服群众,揭穿敌人的欺骗宣传,要求大家给红军带路,送物资慰劳红军,支援红军作战通过大量的工作,红军到达清江时,这里的群众无一人逃走,朱仕贤等2名党员在清江参加红军,引导红军向巴城推进。随后,红军以清江、兴文一带的农会为基础,成立巴中县委、县苏维埃

苟寿南回城后,动员群众做匾,书写标语,叫妻子拿钱买猪、制做红旗,准备迎接红军入城。1933122日,苟寿南组织数百人,敲锣打鼓,扛着党旗红旗,抬猪抬匾,沿途张贴标语,呼着口号,到枣儿垭去迎接红军。红军首长根据苟寿南提供的情报,兵分三路向巴城进发。驻巴城敌军闻讯后狼狈逃窜,退守平梁至恩阳一线。123日,巴城解放,苟寿南代表支部红军首长汇报了巴中的情况,商讨开展当地工作问题,赠送了物品,介绍了进军南龛、平梁的路线,使巴中全境迅速获得解放,红军以县支部及农会为基础成立了巴中市委、市苏维埃。

(二)公开逮捕,秘密释放。正当巴城百姓喜迎红军,欢度春节之际,苟寿南却被人以巴城资本家”“大地主的身份告发。红军首长知道苟寿南是共产党员,但还是决定,对其实施公开逮捕,事实上是为了掩护其身份。苟寿南被押解至红十二师师部驻地龙母宫。消息传开后,清江、兴文一带的农民连夜聚集在一起,商议进城保释苟寿南。1933125日黎明,百余名农民到城内红军驻地要求释放苟寿南,并派代表说明情况,言明苟寿南是巴中农民运动领导人,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曾遭到反动军警的通缉,始终坚持斗争,从未投降等情况。经农民保释,红军查明所谓的揭发纯属敌人陷害,于是秘密释放。苟寿南留红十二师医院工作,不再公开露面,以保护其身份不被暴露。

(三)深入白区,刺探敌情。反三路围攻期间,苟寿南留在巴城坚持斗争,为党提供情报信息,成为红军的耳目。六路围攻期间,苟寿南一家九口转移到重庆,在磁器口居住安身,并在此处开办南山医院。为方便开展地下活动,每日挑起药担,走街串巷、送医上门,还在朝天门码头摆摊买药。他以行医治病为掩护,刺探敌情,为红军传送情报,对粉碎刘湘六路围攻作出了贡献。193410月,苟寿南举家返回巴中。

红军撤离巴中后,苟寿南为逃避还乡团的迫害,于19353月,举家往重庆避难。敌人卷土重来,巴中再次陷入血雨腥风之中。是年冬,苟寿南全家回到巴城。此时,家财、药房已被还乡团和地痞流氓抢劫一空。在异常艰难的情形下,苟寿南东拼西凑,重新把活仁药房办起来,成了川北地下党的交通站,进行秘密联络,复燃革命火种。

四、隐蔽战线的白衣战士

苟寿南抗战心切,前往延安,因病折回。虽卧病在床,但初心不改,坚持为党工作,为抗战出力,再次用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

(一)出川抗战,因病折回。西安事变后,川东北的政治形势发生好转,抗日救亡日益高涨。此时,巴中连遭大旱,大街小巷,饿死不少人。苟寿南拿钱买饭,分发饥民,他认识到只有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才能解救普天下穷苦人的灾难。为此,苟寿南决定前往延安,参加抗战大业。临行前,苟寿南交代家人,除留足口粮外,余粮分给穷人,吩咐活仁药房要继续营业,让长子苟在药去兴文从事农业生产。1938年春,苟寿南独自北上,历经劫难,才走到西安;由于奔波劳累,身染重疾,无力前往延安,暂留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治疗,好转后折回巴中。回家后,苟寿南半身麻木,走路都变得艰难,但他靠着坚强的意志,为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与巴中军支取得联系,倾力支持抗战。同时,安排次子苟在荣活跃于上层社会,打探巴城敌情,吩咐次女苟在杰经营活仁药房,注意往来行客,秘密接收和传递各种机密信息。

(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1940年,阆中中心县委的郝谦、伍级生等同志通过巴中军支疏散到巴中,与苟寿南接上头,苟寿南将巴中情况向之作汇报;那时,他卧病在床,不能行走,就坐滑杆儿去曾子垭,给之介绍一位交通员(党员);在苟寿南的精心安排下,郝谦、伍级生与肖钟鼎(党员)取得联系,得以安全转移到通江。之后,党分期派出王叙伍、王朴庵、魏文引、何静修等同志都是通过活仁药房的联系掩护,被送到通江、化成等地。苟寿南积极开展对赵济刚、米崇昆、叶良一等民主进步人士的统战工作。此间,他家成为党的联络点和接待站,川北地下党的许多文件、书信和报刊,大多是通过活仁药房送交或保存的,这对巴中的革命宣传起到了很大作用。苟寿南作为接线人,为掩护战友们的行动,做了大量艰苦而细心的工作。党的秘密会议有时在他家举行,为了确保同志们的安全,苟寿南让家人站岗放哨,防止敌特破坏,并在内屋挖了竖井,安装着数根横梁,供临时隐蔽转移之用。周永开、李范九、苟在荣在苟寿南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春,通南巴工委成立时,苟寿南抱病参加,是巴中为数不多的十几名党员之一。是年,党需要找川陕时期的党员,苟寿南瘫痪在床,不能动身,就坐起滑杆,到兴文去找关系,给组织作交待。苟寿南虽长期卧床不起,但仍是联络人,通过家人进行革命活动;晚年他总结自己的行医经验,编写《药物配方》《官药提炼与运用》等书籍流传于世。194910月,苟寿南为之奋斗半生的目标终于实现,新中国成立了。此时,巴中尚未解放,苟寿南虽疲病交加,但仍肩负着党的重托。11月下旬,苟寿南与世长辞终年64岁。起初安葬于中坝,后迁往红鱼洞重新葬。临终前,他嘱咐家人要继承他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巴中中心县委派李范九前往悼念。苟寿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留在他深爱的巴中大地。苟在荣继承父志,成为川北地下党的联络人,兼任巴中解放委员会委员,协助解放军攻占巴城。

(三)革命精神,与世长存。苟寿南生活在内忧外患、战乱不止的晚清和民国时代,他不断与命运作抗争,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入党以来,苟寿南利用合法职业,以活仁药房作掩护,坚持地下活动,从事地下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他一直是党组织之间,党与人民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为党收集和传递情报,动员群众,使党在巴中的发展有了据点。苟寿南作为川北地下党的一个代表和历史缩影,在党的长期教育下,在战友和父老乡亲的支持下,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对敌斗争的最后胜利;他坚持党的统战政策,争取上层进步力量同情革命,保护同志的安全转移;他坚守革命信念,审时度势,与敌人斡旋,借助人民掩护从事地下活动;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与敌人作长期复杂斗争,完成了活仁药房肩负着的历史使命;他怀着崇高的使命和责任,行医治病,不断与病魔作斗争,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他对巴中地方党组织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在四川农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为劳苦大众的自由解放、奋斗终身的光辉业绩;他的爱憎分明、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他对党对人民赤胆忠诚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必将铭记在巴山人民的心中,镌刻在党的历史丰碑上,激励着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参考文献:

[1]王超 张铮 巴中现代革命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

[2]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组织史资料1921—1949[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10.

[3]巴中县党史资料(第四辑)[M].巴中印刷厂印刷,1984.5.

[4]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M].解放军出版社,1989.10.

[5]巴中县党史资料(第一辑)[M].巴中印刷厂印刷,1984.5.


注释说明:

部分内容根据苟寿南之孙苟兴明口述整理


(作者单位:巴中市委党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