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的起源

来源:巴中日报日期:2017-05-03 10:27阅读量:920

     “巴”名的起源古今说法不一。古人至少有三种解释:一曰源于河流形状,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二曰出于动物形象,许慎《说文·巴部》:“巴,虫也,或曰象蛇”;三曰源于植物,《史记·张仪列传》:“苴、蜀相攻击”,“苴”音巴,所以其字遂以苴为巴。对于“巴”名起源,当今有四种说法:一是说蜀人谓平川为“坝”,巴、坝音近,居于平地而曰“巴”;二是说巴人称石头为巴,他们的祖先居石穴,因而名“巴”;三是说巴人崇尚白色,“巴”是白的意思;四是说因山势陡峻险要,走路要爬,爬就是“巴”。

物必有源,名必有因。比较而言“巴”出自于动物更具说服力。许慎在《说文》中释“巴”为虫,而蛇在古代也被称为虫。我市现在境内许多地方仍叫蛇为长虫,今山东人亦呼蛇为虫,可见巴、虫、蛇为同类。具体说,“巴”是“蛇王”,又叫蟒,体势盘曲,“巴”为“蛇”的象形字。

再说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图腾形象。《海内经》曰:“西南有巴国,太日皋(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可见,伏羲女娲是巴人的先祖,《帝王世纪》《列子·黄帝篇》《淮南·说林训》都记载伏羲、女娲风姓,人首蛇身。这可以说明两点:一是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他们以蛇克蛇,是带领人民同禽兽虫蛇作长期斗争的英雄人物。二是伏羲氏把他们的后裔分封降居于长江之北的丹山、巫山和巴一带,后来他的裔孙们,又发展到长江以南的武落钟离山一带,这里是蛇的世界,古代就有“蛇巫山”一说。伏羲与女娲的风姓巴人与蛇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直到汉代《鲁灵光殿赋》还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身”的绘画图像。从伏羲到后照到巴人不知经过了多少时代,但他们世代都是斩蛇杀虫勇士,他们一代继承一代斩杀蛇虫的经验与业绩,才改造了这个蛇的世界。后来就有了巴地、巴山、巴水等等名称出现,更才有巴豆、巴山豆、芭蕉等不可胜数的带“巴”字植物名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