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农历正月十六登高节

来源:史志网日期:2012-06-26 21:48阅读量:2249

         农历正月十六,如果你不去登高,你就不是地道的巴中人。巴中人好登高,沿袭已有千年历史了。如果不守此习俗,似乎这年就没完没了,新的一年就会没滋没味。登高这天,在巴城四周的南龛山、西龛山、王望山,较远的仪阳山、鼓楼山大道小径。一大早一家一家的城乡人就有兴高采烈的,从不同方向往山巅去抢占“制高点”,尽管大汗淋漓,尽管气喘吁吁,可人们都是乐此不疲,好像山顶就是黄金宝地,谁能占得一席,谁就会终年安康吉祥。关于登高,巴中人有着独特的阐释。据年长的讲,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武则天贬章怀太子李贤为庶人到偏远大巴山的巴中,从此年年正月十六,太子都要登临南龛山、王望山北望长安,祈求回到亲人身边。百姓感念太子重农垦,恤民情,相邀尾随陪行登山,久之成俗,历代不衰。而新巴中人也为此传说赋予了新的寓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通江、南江、巴中、平昌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巴中系川陕革命根据地重镇,红军北上抗日临行时留下话:“我们会回来的。”于是,巴中人民在逢年过节时特别思红,相沿正月十六的传统,不约而同地登上巴城四周的山峰,盼望红军早日归来,盼望革命早日成功。

    不管怎么说,巴中人年年登高是兴致不减,而且每每登高,举家出动,扶老携幼,呼朋唤友。放眼条条山路,五颜六色的人流如蚁,蜿蜒而上,大人小孩们都把象征除病祛邪的柏丫枝别在胸前和发端,把欢歌笑语洒满山野。在山顶的池塘边,在山峰的松柏林,在山谷的庙宇里,在山坡的绿草中,或铺上一块塑料布,或垫上一层旧报纸,或安放一张从农家租借的小方桌,围桌而坐,席地成圈,旁若无人地砌长城、打扑克、听音乐、摆家常,小孩则奔来跑去地放风筝,放鞭炮。午时野餐,又是一番乐趣。不辞辛劳的主妇早早就备下了喷香的腊肉、香肠、鸡鸭、卤蛋、花生、瓜子、糖果、糕点、水果等食物,暖水瓶倒出的不是开水就是稀饭,碗筷瓢勺都用背篼背上山了。还有的家庭就地取柴,挖坑垒石,架锅煮饭,飘起阵阵炊烟。更有休闲者把自己吊在两树间的网床,悠然怡得地沐浴着春风春阳。精明的商家,没有忘记这一年一度的招财机遇,提早就把游人们吃喝玩乐物品搬运上了山,图登高方便的人只要带足钞票就能潇洒挥霍了。如此稍纵即逝的机遇同样令山里农民眼热,新千年新气象,农民们结合文明新村建设,把平素由人任意游玩的山头稍加打扮,开辟一块游乐园地,增添几许娱乐玩意,再用铁栏或砖块一隔就美其名曰公园。游园就得解囊,不管你情愿还是不情愿。

    原以为巴中人登高是好耍,举国上下闹新年,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就算完。可巴中人不,偏要把十六多耍一天,而且还取个像眉像眼的“登高节”大张旗鼓。细想起来,巴中人很实在,很懂得生活,登高就是要人们走向大自然,一则健身强体,扫除经年积结的郁气;二则联络情感,广结新老亲朋的人缘;三则登高望远,领略秀美山川的胸怀。由此,你会感受到新生活的激情是多么的澎湃汹涌,你会感受到人世间的恩怨是那么微不足道,你就会信心百倍开创未来。同时,登高也是一种意志磨炼,体现着巴中人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正月十六去登高,只要你身在巴城,不论是否巴中人,都会身临其境,入乡随俗,去寻找那份特别的新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