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芒

来源:日期:2018-01-12 10:50阅读量:904

罗之聪

 

党的十九大报告闪耀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永恒发展的思想,矛盾运动的思想,系统联系的思想,社会变革的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想高屋建瓴,内容博大精深,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报告阐发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基本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

以人为本的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唯物主义英雄史观和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起就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纲领和目标,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服务人民。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通过发展社会民主政治、实施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及其他权益;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举措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群众史观,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树牢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组织带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历史。

永恒发展的思想。“发展”是十九大报告的重点词和关键词。报告在坚持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重大发展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对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永恒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概括着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或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必然走向进步和发展,经历社会主义阶段后,最终达到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主要标志的共产主义理想境界。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反映了党对人类社会永恒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发展阶段,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现了对质量互变、联系和发展等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遵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对上世纪60年代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继承和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判断是对党的十三大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我们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十九大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领人民群众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

矛盾运动的思想。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论断,遵循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洞察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曾说:“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到:“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深刻把握了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特别是矛盾的特殊性。诚然,通过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但社会产品尚未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还存在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不平衡,还存在供给与需求、劳动和分配、社会生产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存在意识形态领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深刻认识我们党基于唯物辩证法原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科学判断,着力提高应对风险挑战、解决复杂矛盾的斗争本领并付诸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发展。

系统联系的思想。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及系统整体的辩证唯物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内部诸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列宁说:“每个事物(现象、过程等等)是和其他的每个事物联系着的。”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和“要素”范畴着重从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考察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是分析复杂事物的科学方法和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伟业,包含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其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个要素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系统工程,其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在我们党的执政实践中必须统筹兼顾。同样,“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点和联系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要素,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要素,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要素,全面从严治党是组织指挥要素,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这一“系统”。领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各方面具体工作中,把握并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方法论,全面分析问题、解决复杂矛盾、推动事业发展。

社会变革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既包括由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通过阶段斗争进行的社会形态的变革,也包括旨在推动社会发展而进行的运行体制和治理机制改革。改革也是革命。十九大报告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方面,强调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应该看到,我们党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反动阶级的统治,实现了我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改革开放,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大大提高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但是,社会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变则通,通则久”。因为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又会出现生产关系与其不完全适应,又会出现新的矛盾,甚至制约生产力的继续发展,这就需要继续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当下,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但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上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十九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旨在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纯正意识形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序的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进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党员干部应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和重点举措,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动各项改革部署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纵深推进,落实落地,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多作贡献。(作者系中共巴中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